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5章 夜有所梦 (第2/2页)
。 二人相论,旁人不得插嘴,这是礼节。张忡想要插嘴,但碍于礼仪,不能开口。卢镗也想插嘴,但却根本无从下嘴。沈昌,则是如闻天书,道了一声:“究竟至不至!” 还没等沈康反应,骆逋捋着长须缓缓的笑了:“是啊,究竟是“至”还是“不至”?” 沈康道:“存在,即是至。吾等可知,可感,可触,可见,即是至。吾等不察,便是不至。” 骆逋还能如何辩回去呢? 他微微摇头,垂眸微笑,又抬眼看向他,道:“你倒擅长清谈,往后亦想以青词博官?” 铺垫了这么久,真正想问的,恐怕就是这一句吧。 沈康知道先前的半遮半掩让骆逋生出不悦,所以才有攸居题词一试,明伦堂明德时文二试。 骆逋能按捺至今日,又选了个自然无比的情景,自然而然的三试,又有耐心,又有心机啊。 沈康问心无愧,双眸炯炯看着骆逋,拱手朗然道:“学生从未想过以青词博取官职,但亦愿天下大同...无论身后之名。” 无论夏言还是严嵩,都是嘉靖皇帝创造的“青词宰相”。 可二人的行径却相去甚远,无论因何得官,路在心中,在脚下。 骆逋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儿。 当年那场大礼仪,不但改变了他的命运,还改变了数十位,曾与他一样在朝为官之人的命运。 杨廷和当真是为了“礼仪”二字,才屡屡逼迫陛下的吗? 骆逋何尝不知,杨也有心以老臣之名压制新皇? 可杨是清流啊! 那与杨站在一起的,都是清流啊! 那与新皇站在一起的,都是媚上之流啊! 骆逋以浩然为字,却也在朝堂争斗之中,下意识的选择了更加清高的一队,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浩然。 名声,沈康说他不在乎名声? 他的年纪还太小,他还没有体会过,名声二字的重要性。 若非有这些浮名,他骆逋恐怕早已被陛下设法处死了! 这孩子,到底是个孩子,是个胸怀远大值得栽培的孩子。 骆逋轻叹一口气,缓缓的道:“安心读书。” 沈康拱手:“学生退下了。”又朝另外二人拱手:“晚辈退下了。” 沈昌连忙一同拱手:“学生退下了。” 卢镗笑道:“回去吧,往后得闲,可以来汝阳县卢府顽。” “多谢长者慈。” 二人先后退出门去。 待二人走远,张忡顿了顿,问道:“浩然公,可是忧心沈康小儿?” 骆逋叹了口气道:“这孩子...”想了半晌,却没能想出一个形容词来。 张忡捻捻胡须笑道:“初生牛犊不怕虎,浩然公不必多想。” 卢镗道:“哈,藏山便是个怪脾性,门下弟子怪一些也是有其师必有其徒嘛。” 他转眸看看张忡,似在说,这孩子心思多,和浩然公也像。 张忡微微蹙眉,点头,意思是:多像啊。 想来也是,也只有两个多思之人凑在一起,才会有这么精彩的戏肉可看呐。 “来来,品蟹品蟹。”张忡笑着抬手做请。 “恩,这蟹我只得此些,闻着就不一般,快尝尝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