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秀回锅肉开始_第169章 两样工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9章 两样工作 (第1/2页)

有一说一,叶青接下来的两样工作吧...
  发布新专辑这件事,其实用不着太多宣传。
  叶青做歌手这件事情,以前还需要跑跑宣传会,但也基本上内核属于回馈粉丝的见面会性质。之后自从发了《1991》,他的新专辑就完全是国内媒体追逐的热点。
  5月份,就突然上过一次热搜。
  是有人传的假消息。
  而且从去年和今年的反馈来看,每当到了叶青要发专辑的时候,真的很多音乐从业者都感叹,华语乐坛好像又短暂地恢复过来了。
  不是那种活在小圈子里的复兴。
  也不是只有粉丝之间相互讨论,或者看了某某节目的之间相互讨论。
  而是那种久违的,2000年前后几年的那些时候,全民听歌的年代——就是那种歌手发了一张专辑,你可以和周围的人讨论里面的好几首歌曲,他们也都知道并且各自有各自的观点。
  然后进一步发展到今年的状况:
  发布专辑前,关注上线的时间。
  发布专辑了,第一时间收听不说:还出现大量的乐评,有人看,且有更多普通人发表观点。
  再到一年以后,这些歌还是有很多人在听。
  所以现在这个年代时常听说:
  喂,你知道吗?什么什么电影要上了,什么什么新剧要上了。
  但也就是6月份...
  人们久违地听到一个声音:
  “喂,你知道吗?叶青的新专辑要上了。”
  “真的啊,几号?我昨天还听他歌了。”
  “刚公布了7月2号,12点准时上线。哎哟,说起来我都好久没有这么关注这种消息了,但这张专辑哪怕只有《1991》的8成,不,7成,我都觉得不会辜负我这段时间的等待。”
  “是啊,歌单里又可以添几首新歌了。不过你这么一说,真的是好久没有期待过新专辑这回事了。还记得我们初中的时候...”
  “对啊,张韶函,林俊结,还有tank...”
  “嗯,还有好多,那时候我们都期待他们新专辑,也知道会有至少一两首好听的歌。”
  “是啊,现在很多人都难保障自己专辑里一定有好听的歌,以音乐为主业的少了,都去演戏了。可能是不挣钱吧,也可能是太难做了,反正现在我也就是看着叶青比较有戏...”
  “说不定还有别人呢,只是我们太久没关注了。”
  “也对。”
  这样的对话不止发生在一处,不止局限于叶青,而是扩散开来。所以华语乐坛真的,挺缺这样一个活跃且年轻的领头人了。
  他能拉动的不只是自己。
  当然,更重要的是叶青证实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在这个审美多元化的年代,他证明了:其实音乐还是有很多共通性的,一个人的歌曲可以被很多人接受,而且不只是一首。
  并且还是很能挣钱的。
  所以话再说回来了,第一张专辑如此优秀,直接起飞,第二张到底如何?
  挺多人都在关注:
  成了,叶青势必和大多数歌手拉开差距,开始和前辈比肩;败了,那也是值得一谈的事件。
  期待程度不言而喻,也就更让《我不是药神》的剧组有些郁闷:本来以为能蹭一蹭叶青新专辑恐怖的流量,但是好像有点引流不过来?
  ...
  北京,夜。
  此时已然是凌晨十二点多,文牧野已然是紧张的不行。作为导演的第一部长片,在还有一个月上映的时候是最担心的:他为此付出了太多。
  尤其是就像之前说的:
  退了三次,也不给出不过审具体的原因,还得靠你自己去猜。
  可对方的谜面就像是“今天天气不错,上午出了太阳,下午还是出了太阳”,然后问你,为什么你的电影过不了审?
  嗯,这个问题...
  赶快请出“我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的作者来解释。
  什么?
  你们找的是鲁迅,关我周树人什么事情?
  啊,你说这个啊,我就是随便一写。
  胡说!
  阅读理解0分,带走!
  “哈哈哈,师兄你就别郁闷了,都过去了。”
  叶青在包间里笑得不行,事情都已经过去这么久了,文牧野还在执著于这个事情,看来确实对他伤害蛮深的,说不定下部电影都有阴影。
  但欢笑之后,还是要说点人话,他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