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秀回锅肉开始_第288章 我们很公平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8章 我们很公平嗒 (第2/3页)

。特别是前奏那个电音合成的,似长笛的音效一出来,瞬间感觉就出来了...
  “lasomi--,miredoso,ladolala--...”
  这首歌用电音,在当时还是满新奇的。
  不过在现在看来,新奇少了些,但是那份冲击感还在。
  “人生路,美梦似路长
  路里风霜,风霜扑面干...”
  前奏过后,叶青开口,穿插着是少量轻柔且高的和声,来酝酿他的情绪。
  毕竟原版是张国容,他很难短时间内把握到对方那种千转百回,愁肠百结,哀怨绯恻,又带了那边点像在耳边呢喃的感觉——何况人家本身就是知名歌手,又是主演。
  所以叶青这边的情绪,可以用和声来衬。
  而这句之后,费玉青也接着唱道:“红尘里,美梦有几多方向
  找痴痴梦幻中心爱
  路随人茫茫...”
  这一段相比第一段,加入了节奏稍快的鼓点,所以整体感觉就是很正常。费玉青削弱了他的个人风格,增加了一些流行的唱法。
  “人生是,美梦与热望
  梦里依稀,依稀有泪光”
  而听到这里,台下的人已经发现了:
  编曲依旧是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版,甚至没有用上叶青最喜欢的渲染情绪的弦乐。但是又恰巧地在这一段本是重复的节奏里,有意用人声和声把节奏往低了带。
  然后再等到费玉青开唱:“何从何去去觅我心中方向
  风仿佛在梦中轻叹
  路和人茫茫...”的时候。
  任贤齐在边上悄声对许魏洲讲解道:
  “这思路好清晰,欲扬先抑,人声带节奏做铺垫,居然就把层次感做出来了,很厉害。”
  “对,小哥的个人音乐风格太独特了,感觉其它声音很难融入。这次直接用大量和声的方法,也真的很好。”
  周深在一旁点头赞同,不过又有点犹豫:
  两次合作,叶青都用到了与和声相关的唱法。会不会用多了就不太好?
  但费玉青这么多年了,一直都是这个风格,而叶青想要融入,和声确实是最合适的方法...
  然而,就在中间古风乐器跟现代电子乐器相结合的那段铿锵有力音乐后,直接变成叶青用普通话主唱:
  “人间路快乐少年郎
  在那崎岖,崎岖中看阳光...”
  ...
  切换成普通话版本,风格瞬间按照叶青的感觉走了起来。
  费玉青则切换到了和声的位置。
  “哇...”
  周深轻声低呼,因为叶青这一转变,转换到他熟悉的语种,那种各有不同,茫茫人海,路由心生得感觉...
  却又听出有一丝丝的不舍。
  稍稍削弱了气氛,但剧情瞬间链接,两人的人鬼殊途,小倩的回眸,采臣的婆娑泪眼...
  “丝丝梦幻般风雨
  路随人茫茫...”
  而从技术上来讲,并不是所谓的感动了我自己,观众就也会被歌声感动。
  周深很明白,叶青这次能感觉一下子出来,是因为技术上他的情绪输出层次很复杂,需要保持稳定喉位的同时,还要精准地控制高低位置泛音的比例。
  这个难度,无异于用声音走钢丝。
  难怪,叶青粉丝调侃他懒,商演都不跑。私底下,人家把时间花在这上了。
  “哗哗哗...”
  又是电音长笛声响起,一曲结束,观众依旧满脸惊喜地鼓掌。
  如果观众们这两期都听过之后,可能不懂,为什么同样也是和声打底,但是这次的感觉和第二期还是有明显差别。
  那台下的专业音乐人就很清楚了:
  这就是功底。
  而且并没有在他把握不大的粤语部分,加入过多的层次,只是用了欲扬先抑。
  换到歌曲后半部分,切换成普通话才用了大量情绪,梅开二度的欲扬先抑,直接爆发出来情感,成为主角,甚至都有点淹没费玉青的部分,这就和《一剪梅》明显不同。
  “厉害厉害。”还能说什么?十票奉上。
  也就是这首歌之后,台下的歌手都不用担心疲乏的问题了:
  和声只是一个方式,但不只这一种。
  就好像原版歌曲是一个土豆,叶青处理的方向是用刀处理,但刀有各种刀,处理,也能切丝,切片,切丁...还能后续油炸,煎烤,水煮...最后还能加香菜,鱼腥草,葱花...
  而原版歌曲,还可能不是一个土豆呢?
  还可能是花菜,辣椒,南瓜...
  如果是个好厨子,那什么菜都能上,甚至还能结合创新。
  而叶青,显然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