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六章 四首《菩提偈》,平地起惊雷 (第1/2页)
兰若和尚聆听着四周越来越多和尚的声援、越来越响的呼声,好不得意地向着程处弼骄声道。 程处弼二手大指,各捻二无名指甲上侧相合,二头指屈如盖形,二中指微屈相合,二小指竖相合,即成白伞盖佛顶印。 善心一笑,无声无息,显得很稳重,给人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之感,如同在诉说一件很不经意的事情一般,心且平常的说道。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当听完这一首《菩提偈》后,兰若和尚,面色大变,刷的一下,变得铁青铁青,望着程处弼的眼,也变得胀胀圆圆。 周围的和尚或挠着脑壳、或抚着面颊、或撑着下颚,一个个低垂着脑袋,陷入了思想的挣扎之中。 兰若主持虽然提出了“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但是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又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程处弼看到兰若和尚对自己充满憎恶的双眼,依旧不悲不喜的双眼,闭了一会儿,再转向陷入沉思中的和尚们,下颚微顿,又继续说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兰若和尚脸色由青发紫,心跳也急剧地暴涨起来,两个鼻孔猛出去,望向程处弼的眼睛愈加的黑漆。 听到程处弼第二首《菩提偈》后,殿前的和尚们一个个惊异地抬头,如同归入歧途的浪子,想要迷途知返一般,眼神里闪烁着一丝微亮的火种,充满求知的集中注视着程处弼。 是啊,本来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只要保持清净的佛性,哪会有什么尘埃? 程处弼不再看兰若和尚了,扫视着有些知悟、求知如渴的和尚们,颔首两下,和声又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三首《菩提偈》,是对第二首《菩提偈》的进一步加深,从佛性的清净转入了佛家根本的四大皆空。 兰若和尚发紫的脸颊,已经开始发黑,额前爆出的两条青筋在发黑的面颊上,展露得特别的明显,伴随着浑浊的粗气,一股一股的暴涨,他那握住菩提子串珠的左手,也因为用力过度,失血发白,露出了清晰的骨骼。 和尚们的眼眸中的火种,仿佛得风遇柴一般,火势熊熊,瞬间发红发炙,一个个的眼神也没有了此前的迟疑和犹豫,变得清明起来。 程处弼第三次颔首,道出了最后一首《菩提偈》: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阿弥陀佛,程护法,经禅通佛,空悟独觉,我等崇敬不已!” 待程处弼念完最后一首《菩提偈》后,除了兰若和尚之外的所有和尚都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地行了三次礼。 通过程处弼的最后一首《菩提偈》,他们明白了,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没有必劳累向外界求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