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4章 (第1/2页)
谢穆宁听说了红袖让小丫鬟去账房处支银子, 要买洒金纸笺给楚俊彦抄《孝经》焚于他亡母灵前。 她嗤笑一声,“我是不想做得不好看,才没有查他们院里的帐。倒是以为我心头真没数?” 这种纸笺不便宜。不外就是虚报账目嘛, 到时候烧了多少谁知道? 楚大嫂生前确实最喜欢洒金纸笺, 也喜欢用它抄经供于佛前, 祈保楚大哥在战场上平安。看账簿往年在她忌日前的确有这么一笔开销。 楚俊彦那小子要表孝心,但这些排场却都是拿着楚元的钱在做。他叔不太在意这些细节,一贯都由得他。 他呢, 采买上就交给身边的丫鬟去办,也不太过问。确实是富贵人家公子哥儿的做派。 丫鬟慢慢心就大了,账实往往不符。 除了洒金纸笺这一桩, 其他巧立名目的还多着呢。 红鸾、红袖、绿萝、绿柳这四个大丫鬟,跟薅羊毛似的,这里薅点、那里薅点, 估计身家都挺可观的。 她前些日子打发人送红鸾走,让人查了她的东西。 一个只当了三年差的丫鬟,居然攒了大几十两的身家!而且她还有簪子、珠钗、手镯若干。 就算她一进府就是大丫鬟, 也不过一两银子一个月。三年下来全攒着不花也就是三十六两! (扣儿、锁儿拿的二两是因为她们跟着谢穆宁出生入死过, 拿的双份) 再一查红鸾前头两年不过是二等丫鬟, 八百铜板的月例。 这在镇北伯府当丫鬟,什么危险都没有, 还能发家致富呢! 谢穆宁也没没收红鸾的东西, 都让她带着去了庄子上。 真要过问, 红鸾肯定会辩解是少爷赏的。 哼, 就算楚俊彦赏她簪子、珠钗和手镯, 他还能另拿拿那么多银子打赏啊? 红鸾自己也知道, 没有伯府庇护, 或者说她拿着那些银子走出伯府的庄子,都绝没有好下场的。这段时日只要她老实养胎就够了。 反正明年分了产业,楚俊彦的一应开销就都从分给他的产业里走。谢穆宁打算今年就再惯他一回! “让人去问问,给大夫人抄《孝经》需要多少洒金笺?记得问清楚侄少爷惯用的是哪一家的,打发人去买回来送到太学外的小院去。” 赵姑姑已经想明白红袖虚报账目的打算,哈哈一笑道:“我不看不知道。这一个多月了解下来,这府里以前的管理真的有点乱。宫里也有人虚报账目贪污的,但手段可比这高明多了。这府里居然一直都没发现!” “男人嘛,心总是粗的。他成天想着的都是排兵布阵,这些生活小节才不会多注意呢。他只要过年的时候看看总账觉得差不离就放开手了。” 等这一年下来,府里添了人口却大幅少了开销,楚将军心头肯定就有数了。 不过,鉴于楚俊彦也跟他叔一样是甩手少掌柜,这板子还打不到他头上的。 但明年分了产业,他院子里的帐就不从公中走了。到时候她倒要看看,他还摆不摆这些排场?还惯不惯贴身大丫鬟? 她那天随意一翻账簿,就发现他屋里的物件总是换得特别勤快。 不知道他是真的没数,还是觉得这些小钱就不和把他伺候得舒舒坦坦的丫鬟们计较了。 这幸亏立府才三年,只要把他们那一院的人都分出去,还来得及重新立规矩。不然这府里长此以往还不得处处窟窿? 前世白敏舒嫁进来填房,跟四大丫鬟斗法斗得热热闹闹的。除了争夺楚俊彦的宠爱,肯定还是有经济利益在里头的。 白敏舒也是受过严格培养的,她肯定能看穿这些猫腻。 前世谢穆宁就看穿了,但她和楚俊彦感情淡漠。她也没孩子,才懒得淘神费力呢。 后来‘楚叔叔’过世,她其实已经有了和离的心。她完全没想到白敏舒那么心狠手辣。 楚元晚上吃过酒回来告诉谢穆宁,“平国公府的事了结了。” 他们退了这一步,平国公和姜世子终于对老太太强硬了一回。不再理会她絮叨的‘十年,我还看不看得到我乖孙啊?’ 小胖墩也休养了这么些天了,强行给他打包送上马车。 老太太眼见不能逆转,又闹着要给乖孙带这样带那样。 平国公道:“您干脆把国公府给他装车上运回去好了。一样都不许带,老家又不时缺吃少穿的。母亲,他是回去赎罪的,又不是回去享福。好了,出发——” 老太太还在捶胸顿足,“你们这是要折我的寿啊——” 这都是德王世子的人打听来的,他们席间听了也是摇头不已。 德王世子道:“偌大一个国公府,被一个无知老妇倚老卖老的把持。国公爷那一代是没什么指望了。幸而孙子辈还出了两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