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9章 (第2/2页)
避过日头最大的时候又出发。 到申时,又是一顿点心。 约的时间是明日,见过说不通,就打道回府。缺了张屠户,还能吃带毛猪不成?偌大的北境,再找就是了。 大不了沿用旧法。 只是,要从被流放的人里请男先生回府教书,可比请被连累的家眷风险大。等闲谢穆宁是不打算这么做的。就怕万一卷进什么事里,被想死灰复燃的人家拖下水。 一行人在客栈包了个小院,晚饭后休息了两刻钟,锐儿还很自觉的把今日的马步时辰补上。 “夫人,侍卫大哥从府里快马送来白家的信。”锁儿从外头进来,递给谢穆宁一封没拆封的信。 听到白家,谢穆宁挑挑眉接过了信。 嗯,她刚正在打白家的主意呢。她准备去信问问白家族长,他们族中有没有男儿有志于做边塞诗人的。邀请对方来边城住一段时日,顺道教书育人。 白尚一家的事现在已经尘埃落定了。 德王世子所料不差,秦王得知自己的手下露了痕迹,抢先向皇帝表示,他要找出那一笔巨额款项的去向献给皇帝。 皇帝没有深究,接受了他的好意。当然,也没有再说这件事是悬镜司之耻了。毕竟德王世子要是没有发现端倪,秦王是会献出来还是私吞,不好说。 白尚这算偷鸡不着折把米吧。 那笔钱最后在白敏舒陪嫁的一个院子找到的。 院中密室里藏了些比较值钱的东西,但也是寻常高门大户能拿得出来的。就是略过了些,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悬镜司当初搜过,没发现名堂。 秦王是用了什么法子撬开了白尚的嘴谢穆宁不知道。她只听楚元说,那密室往下的十二级台阶,敲开表层内里全是金砖。 这可真是不好找,砖和金砖那都是实心的,走在上头没区别啊! 之前,白尚一直故弄玄虚,让人把视线放在那万卷图书以及书柜上去了。还真得是没人想到过砖头上去。 听说那些金砖全挖出来,价值二百四十万两白银。因为是贪墨的修皇陵和给皇后修宫殿的银子,罪加一等。白尚满门被灭,连白敏舒这个大归的女儿都没有放过。 白家族里倒是没有被牵连,他们取回万卷图书后就将白尚那一支出族了。 至于楚俊彦,这一次只能说他脱身得快了。不过,白家犯事,原也不会要他这外甥兼女婿的命,只是势必会受些连累。 谢穆宁拆开信件,白家族长想联姻! 对象是锋儿,他想把自己六岁的孙女儿嫁给锋儿。信中说白氏一族十分感念他们夫妻保下图书、完璧归赵的举动。想接续当年楚大哥和楚大嫂的姻亲关系。 倒是不用谢穆宁再邀请人来了。 白家族长的小儿子白狄就很敬仰岑参、高适这些边塞大诗人,想来边城小住。 他还会将侄女儿带来给谢穆宁相看,留在谢家教养也可以。 这姿态摆得有点低啊,这都有点像是童养媳了。 白家在朝堂混得最好的就是白尚那一支。其他各支不是没能力中进士入仕,而是家规就只一支在朝,其他人都四方讲学。 如今白尚一家没了,白氏一族势必会推其他人如朝。 楚家确实需要有一门强有力的文官姻亲。估计这也是当年楚大哥看上楚大嫂之后,家里最终同意婚事的原因。 谢穆宁继续往下看,白家族长的儿子白恩便是他们推出的人。 他早就是两榜进士了,当年出仕一年就辞官。后来在江南的大书院讲学,名声在外。白家已经为他谋求了从四品的左谏议大夫一职。 刚一入仕就是从四品,白家果然不愧是百年大族。有人才,也有人脉。 不过这婚事嘛,肯定得从长计议。 谢穆宁预备等楚元这次回来,和他商量一下。 但白狄要来她是很欢迎的。当即回信一封,说明了这两层意思。 嗯,有个白家人打底了。明日就算一个都说不动,至少不愁两个小子没人教了。到时候再挑几个有资质的孩子一起进学就是了。 至于白狄的学问,谢穆宁觉得不用怀疑。白家族长想交好的心是很迫切的,楚家有前程对白家又有恩情。 他肯定不能推一个学问不够的人来的。 要是这信早些到,她都懒得跑这趟,只以书信相劝了。 不过,既然都不辞辛劳的来了,明天肯定还是要去的。 翌日一早,谢穆宁带了锐儿下楼吃早饭。 她觉得每到一处都要去寻觅美食这个习惯还是不能次次都付诸实施。不然,给人摸到规律不是挺好下手的么。 宫里教养孩子,再喜欢的菜都不能吃超过三口呢。 两人今早吃的是客栈的牛肉面。 谢穆宁低头吃着,忽然察觉碗面有些反光,赶紧一把拉起锐儿闪到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