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1章 (第1/2页)
“您要出城随时都可以。已经查明, 没有和人犯同行的人。” 朱百户说完也笑了一下,人机脑子进水才会一道走呢。 “楚夫人,下官怀疑在人犯决定动手的时候, 他的同伙就紧急出城了。他们可能是头一晚就发现您了,但当时城门已关。” 谢穆宁也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 而且那人承受了一夜的严刑拷打,一直到毒药快发作的时候才吐露身份和仇怨。也是为同伙争取出逃的时间了。 “我们悬镜司会顺着这条线索继续追查的。” 事情已经有了个结果, 谢穆宁便带上锐儿回边城了。三位先生各自都要收拾行囊, 还有家小也要安顿。 大家约好三日后在边城见面的。 当晚白日依然是避着日头。等日头不那么毒辣了再赶路。入夜, 一行人才回到了边城。锐儿年纪小, 这么奔波直接在马车上就睡过去了。 谢穆宁让人把他送回院子安顿。她正提步往台阶上走, 忽然听到身后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她猛地转头, 然后一阵失望。 过路的人, 不是楚元! 瑞叔道:“夫人,将军应该要不了几日就回来了。” 谢穆宁也知道军中事务繁多,不像朝堂上休沐那么准时。她在家等老爹的时候早就知道了。 白家想联姻的事不算紧急,她就没往军营里送信。 “嗯。三位先生同意前来, 给他们准备住处吧。另外, 派个厨娘去逐北会那边专门给他们开小灶。” “是。” 谢穆宁第二天睡到了自然醒。听到外头有动静直接穿着寝衣便出去了。 钺儿坐在大鼓鼓面上扳着自己的脚丫子玩,一不小心失去平衡就躺在了上面。 谢穆宁道:“他这几天都在这上头玩耍么?” 乳母赶紧道:“是啊。夫人放心,奴婢都是给钺少爷把过尿才放他上去的。” 谢穆宁盯着傻乐的钺儿看了看。来了半个来月了, 臭小子好像习惯了。也不再成天找他了, 之前在京城他也不是日日在她跟前的。 要是他真在上头尿了。这大鼓就送他了, 她另外再置办一个 她都整整一个月没见摇摇、晃晃了啊! 京城里,赵襄趁着昨晚下了雨, 今早太阳又还没出让知夏、知冬带着摇摇、晃晃跟她进宫见太后。 俩孙子五个半月了, 已经能稳稳当当的坐着。现在只能穿单衣小褂, 成天活跃得很。 这会儿小哥俩还在提篮里乖乖睡着, 提篮上方遮着细纱帐。挡风遮阳也隔绝蚊子。 太后想着要带俩孩子,依然是派了宫车到宫门处接。 当然,其实想着这些都是常嬷嬷。她想到了报备给太后,然后再着手安排。 这会儿她看到赵襄走在前头,后头跟着俩提着提篮的丫鬟进来。便站在檐下道:“你这还挺快啊。出宫一年半,都过上含饴弄孙的日子了。” 赵襄一脸憨笑的迎上去,“都是托了姑姑您的福。” 她二十五年前入宫做小宫女的时候,就是常嬷嬷做的管事姑姑带她们。 “少跟我这儿装憨,真憨的......走吧,太后娘娘和小世子都等着呢。” “哎。”赵襄有些闹不明白太后让带摇摇、晃晃进宫做什么。就为了看看么? 不过双生子的确是祥瑞啊!而且还两个都这么康健。 估计跟穆宁在边城折腾出的动静也有关系。 知夏和知冬这是头回进宫,多少有点紧张。这种事儿除了换了锁儿那个心大的来,不然搁谁都紧张。不过好在她们拎着提篮的手还是稳稳当当的。 扣儿的谢穆宁的左膀右臂,必须带着走。锁儿照顾孩子不靠谱。 要是她们俩为人不稳当,谢穆宁也不会留她们下来了。 回头扣儿和锁儿嫁出去,空出两个一等丫鬟的位置来。然后两个小公子身边也各有一个一等丫鬟的位置。春秋秋冬四人正好一个都不落下。 太后在上方招手,“来,提近一点。” 两个提篮并排摆在跟前,细纱帐被撩起。 太后凑近去看,“哟,还真是长得一般无二啊。” 小世子笑眯眯道:“太奶奶,好有意思哦。”他挠挠头,“为什么会有两个呢?” 太后道:“见过并蒂莲么?都是万里挑一的。” 小世子道:“画里见过。” “这都是福气呢。” 说话间外头传来‘皇上驾到——’的喊声。 知夏、知冬刚满跟着赵襄下跪,跪下前不无担忧的看一眼提篮。 果然,摇摇和晃晃都被这一声尖细的声音惊醒了。 小哥来睁开眼,左右看看,陌生的环境,而且还只见到一个陌生的老太太(太后)。 两人嘴一瘪就二重奏了起来。 皇帝前脚刚跨进来,后脚还没落地,就听到他们在哭了。 “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