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8节 (第1/3页)
江逾白更关心林知夏:“你最近过得累不累?” 林知夏说,最近这几天,学校启动了实验室的事故调查,他们组里的杨术文学长承担了主要责任,谭千澈和另一位学长承担了次要责任。学校还报销了林知夏的医药费。她觉得自己的脚快好了,她想回实验室工作了。 江逾白知道,林知夏注定要做科研。他支持她的决策,只是一再嘱咐她小心。 她开心地答应道:“好的!下个月见!” 江逾白也说:“下个月见。” * 林知夏养好了脚伤,就像从前一样整天奔波在校园里。她按时上课,勤于思考,经常去实验室跟着老师和学长们学习,不断地汲取知识。她能在考试中斩获高分,还能在小组合作时大放异彩,充分展现了非同一般的思维敏捷度。 林知夏认识了量子计算组的所有学长。起初,他们还把她当成小孩子看,后来,大部分人都对她相当客气,也有一小部分例外——比如杨术文学长。 自从炸了实验室之后,杨术文惶惶不可终日,一度以为自己会被退学。但是,学校将他重拿轻放,并没有做出冷酷无情的处置,甚至没让他赔钱。 他决定,彻底地奉献自己,点亮科研的火炬。 他成了最用功的那一批学生。吃、住、睡都在实验室,每天忙到夜里十一点,早晨五点就起来干活,就连谭千澈都对他刮目相看。 即便如此,杨术文的进步速度,还是比不上林知夏。 杨术文撞见林知夏,多半会绕道走。 他恪守着“井水不犯河水”的原则,与林知夏相安无事。 然而,就在十一月底的某一天,杨术文听说,林知夏已经提出了一个创新点,并把她的第一版论文草稿发给了谷立凯老师审阅。 杨术文找到谭千澈,和谭千澈聊了聊。他产生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不禁感慨道:“我在论坛上看到一句话,正适合我——‘我能为学术界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退出学术界’,你说是不是?” 谭千澈刚从外面回到实验室。他自带一身香风,语气淡淡道:“我老早就想跟你说,你别总是跟别人比,多跟你自己比。” 杨术文喃喃自语:“林知夏……” 谭千澈试着转移他的注意力:“我的论文引用量,可比林知夏高多了,你别盯着她了,盯我吧。” 他们提到了“林知夏”三个字。不远处的林知夏听见他们的声音,就从操作间里钻出来,偷偷跑到他们的背后。 她听见谭千澈说:“压力是好事,推着你往前跑,但你不能让压力骑到你脖子上。你太紧张了,你要放松,你是北大的校友啊……” 杨术文却说:“只有本科生才算校友,硕士和博士都不算。” “你在校的时间,可能比本科生更长。”林知夏插话道。 杨术文抹了一把冷汗:“我只想早点毕业。哎,林知夏,你不要和我讲话,我看到你就惶恐。” 林知夏不懂他的惶恐从何而来。 林知夏把自己在实验室的见闻写成邮件,发送给了江逾白。江逾白用短信回复林知夏,后天他们去秋游的时候,可以顺便叫上杨术文。 江逾白认为,杨术文是上次爆炸事故的罪魁祸首。杨术文必须调整好心态,别再炸了实验室,威胁到林知夏的生命安全。为此,江逾白愿意牺牲他的个人时间,亲自解开杨术文的心结。 江逾白在九岁时,就悟通了要如何重塑自尊。他会把自己的思考方式传授给杨术文。 他对林知夏说:“秋游那天,是礼拜日,你可以多邀请几个博士生。” 林知夏先征询了班长和团支书的意见。班长和团支书听说有博士生加入,纷纷做出积极的响应,班长甚至一个电话打到了量子计算实验室,诚恳地邀请那些大牛级别的学长们参加秋游活动。 班长歪打误撞,请来了谭千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