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3节 (第1/3页)
他十六岁的时候,又在做什么事呢?他不可避免地再次想起了韦若星。他走出实验楼,去楼下抽了一根烟。 暑假期间,他们的校园对外开放参观,只需提前预约,就能免费进校。谭千澈看见了不少游客,还有大胆的女生和他搭讪,索要他的手机号码,问他是不是大学生。 他谎称自己不是。 他说,他初中辍学,家里没钱,结婚多年,有儿有女,父慈子孝,生活幸福。 前几天,谭千澈为了赶一篇论文,熬了三个晚上,如今的他胡子拉碴,头发凌乱。微风吹动他的纯棉t恤,他嘴里叼着一根烟,手中攥着一支塑料打火机,整个人显得痞气、简朴又邋遢。 恰好在这个时候,对面走来一位十六七岁的男生。那位男生着装干净整洁,外表极其英俊,帅得人头晕眼花。谭千澈眉梢微挑,冲他喊了一声:“江逾白,你来找林知夏?” 江逾白从未踏进过林知夏的大学。他快出国了,就想过来看看。他没通知林知夏,因为他知道她很忙,不一定有时间接待他。 江逾白简单地解释了一遍原委。谭千澈原本认为,林知夏最好能一门心思扑在学术上,不要和任何人扯上关系——但他从江逾白身上瞧出了少年人特有的纯情。 “纯情”这个词,距离谭千澈很远。 谭千澈抽完一根烟,转身走进实验楼,给林知夏捎了一句话。江逾白站在实验楼之外,等了几分钟,林知夏就出现了。她跑出电梯,朝他奔来:“你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 他理由充分:“不能打扰你。” 浓密的树荫下,他笑了笑,自嘲道:“还是忍不住想见你。” 林知夏抬起手,勾住他的小拇指:“你再等一年,我们又在一个学校了。” 她主动和他拉钩,他又说:“快开学了,我打算下周出国。” “今年的圣诞假期,你能回来吗?”林知夏谨慎地问道。 江逾白不像以往那样爽快地答应她的要求。他装作迟疑地说:“我要是回不来……” 林知夏拍拍他的肩膀:“那你就留在那里好好学习。” 江逾白还以为,他能听见林知夏说“我会好想你”,看来是他用错了计策。不过,林知夏确实在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带着江逾白参观她的大学校园。 他们转遍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她还去超市给他买了冰淇淋。他们坐在湖畔的一座长椅上,八月的盛夏热浪此起彼伏,林知夏指着面前一条路说:“每天早晨和晚上,我都会经过这里,这是从我寝室去实验楼的路。” 江逾白指向旁边一棵树:“如果我是这棵树,早晨、晚上都会和你打招呼。” 林知夏抓着一只草莓蛋筒,融化的奶浆差点滴到她的裙子上:“你,你在写诗,还是在跟我说话?” 可能是情诗吧,江逾白心想。 于是他答道:“两种意思都有。” 林知夏立刻宣称:“我有话要对你讲。” 她闻着草莓的香气,正准备勇敢地表白,路边忽然走来一群游客——那是一群带着孩子的家长。他们不停地交谈着,四处拍照,笑声喧闹,湖边这一块区域不再静谧隐蔽,林知夏打消了告白的念头。 江逾白等了一会儿,林知夏迟迟未开口,他总感觉自己错过了很重要的东西。 当天中午,林知夏邀请江逾白在学校吃了一顿饭。饭后,林知夏亲自把他送出校门,看着他上车。林知夏的论文交稿日期将近,江逾白又快出国了,他们大概要等到今年十二月才能再次见面。 轿车发动,车轮飞驰,他们离得越来越远。 林知夏在街边站了几分钟,抛去一切伤感情绪,争分夺秒地跑回了实验楼。 * 林知夏完成论文初稿的那天,恰好是九月一号——大学的“新生欢迎日”。 邓莎莎和冯缘都做了“新生欢迎日”的志愿者。邻近中午的时候,邓莎莎打电话给林知夏,求林知夏从食堂帮她带个煎饼,她要奋战在一线,关怀每一位学弟学妹,顺便看看今年的数院有没有招到大帅哥。 林知夏买完煎饼,邓莎莎又打来一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