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1节 (第2/3页)
背,偶尔也会摸索到前胸,林知夏提醒他:“那里不酸,不可以揉。” 江逾白抱着她亲了亲,又叫她的小名“夏夏”。 林知夏妥协道:“好吧,你只能轻轻地揉。” 江逾白很珍惜他争取到的机会。 这三个月,他与林知夏朝夕共处,两人每天共同读书、游泳、打球、聊天,堪称神仙般的日子,不过美好时光总归是短暂的。 十月初,林知夏成功通过了答辩,学校认可了她的博士学位,麻省理工也在召唤她尽快出现。林知夏告别了实验室的导师和同学,众人鼓掌欢送她,仿佛在庆贺她的光明前程。 当她离开剑桥的实验楼,穿过河上的一座桥,她看见了刻有《再别康桥》的那块石头。她便默默地念起《再别康桥》里的一句诗:“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博士毕业时的离别,并未让林知夏产生任何伤感的情绪,她的信念更加坚定了。她怀揣着对于未来的期望,毅然决然地孤身一人踏上了前往美国的飞机。 她会亲身实践,在未知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这一年,林知夏刚满二十岁。 作者有话要说:[1]这篇故事叫做《蛋》,作者安迪·威尔,网上还有动画 第134章 马斯洛需求层次 麻省理工学院坐落于美国麻省的剑桥市。 美国和英国有不少重名的城市,“剑桥”就是其中之一。林知夏从一个剑桥来到另一个剑桥,她觉得挺有意思。不过,美国剑桥市的房租也很贵,林知夏交完租金,十分心疼。 林知夏的住所距离学校只有两千米,房型为studio(单人公寓),自带卫生间、书桌、衣柜和单人床。 抵达公寓的第一天,林知夏通过微信和家人视频,展示了她的新房间,哥哥第一个发话道:“这地方太小了,布局不合理,床的对面就是灶台,你在家怎么做饭?” 林知夏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做饭?这叫开放式厨房。” 哥哥却说:“你开火炒个菜,油烟味飘的满屋子都是。” 林知夏微微蹙眉。 爸爸马上说:“秋秋,别讲你妹妹了,你妹妹一个人在国外打拼,哎,总是不舍得花钱……” 林知夏争辩道:“这种房型算是很好的了,我要是真想省钱,就不会在学校附近找房子。” 林泽秋再次叮嘱她:“你平常要吃饱睡好,钱不够了跟我说,别抠抠索索地过日子。” 林知夏小声道:“我才没有抠抠索索。” 林泽秋坐在家里那张破旧的老沙发上,爸爸妈妈分别坐在他的左右两侧。他抿紧唇线,片刻后,才说出一句:“我也在挣钱,你别太累了。” 今年六月份,林泽秋本科毕业。由于北京的生活成本比较高,林泽秋没有留在北京。他回到了省城,参加了2014年的应届生秋招,顺利地成为省城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算法工程师。他经常加班加点地工作,每个月税后收入一万多块钱,未来还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林泽秋相信,他们家的生活会越过越好。 * 林知夏和家人的通话结束之后,她又向江逾白发起了视频聊天请求,此时是北京时间晚上九点多钟,江逾白才刚洗完澡。他披着一件单薄的睡衣,坐在卧室的床上,接听了林知夏的电话。 江逾白的衣领半露半敞,肌理紧实而精壮,又有健康的光泽感,但他自己似乎对此一无所知。林知夏睁大了双眼,视线扫过他的胸肌和腹肌,他就不动声色地开始系扣子。 林知夏连忙制止他:“你不要系扣子嘛。” 江逾白还是把扣子都扣好了。 林知夏倒在她的单人床上:“你以前都会给我看的。” 江逾白却说:“对着手机看,没什么意思。等我们见面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