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 快穿_第24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9节 (第2/2页)

,不允许有人靠近。”
  “是,王妃。”
  温氏快步进了正堂,转过穿堂,走入后面的正房,抬步走进去,绕过屏风,进了内室,对正在下棋的老夫人,老王爷行了一礼,道,“父亲,母亲,媳妇刚才把仆从都遣出去了。”
  老王爷淡淡点头,对屋里的其他人道,“都出去吧。”
  “是。”众人行礼退下。
  一时,屋里就只剩下老王爷,老夫人与温氏三人。
  老夫人放下棋子,淡淡道,“说吧,出了什么事?”
  温氏没说话,只把刘莘寄来的密信递给老夫人看。
  老夫人接过来一看,皱眉,“这是密信?”
  温氏颔首,“是莘儿寄回来的。”
  老夫人再次看了看,看完了顿时大惊失色,抬头看着温氏,道,“这个消息是真的?”
  温氏摇头道,“媳妇还不知。只是,此事事关重大,媳妇觉得,要是不马上准备,恐怕会来不及。”
  老夫人点头,“没错。这个消息是真是假,可以先放一放。可倘若是真的,那么,我们现在就要马上做准备。”
  老夫人说着把信件递给老王爷看,老王爷仔细地看了看,神色凝重地点头,道,“这样吧。你们是女子,行事更方便些,
  就先由你们去准备。我呢,一会去找林阳老家伙,商量商量。”
  老夫人,温氏点头赞同。
  温氏道,“如此,媳妇就先退下了。回去做准备。”
  老王爷微微颔首,“嗯,你去吧,清点一下府里的存银,尽量做好准备。”
  温氏行礼应下,“是,父亲。”
  看着温氏退出去了,老夫人才幽幽道,“王爷,你说,老四真的会这么做?”
  老王爷嗤笑,道,“有什么好奇怪的,淑妃一家子什么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幸好当初你没给宗儿娶这么个女人回来,不然啊,真是家门不幸!”
  老夫人淡淡道,“可不是家门不幸?现在,皇上只是偶有不适,这淑妃跟老四就开始上蹿下跳了。”
  老王爷眼光微冷,道,“最近,让宗儿病了吧,他也是个不省心的。”
  老夫人长叹了一口气,“好,我会去办的。”
  老王爷颔首,随后起身道,“行了,我先去林阳那,今儿就不回来吃饭了。”
  老夫人点点头,“嗯,我知道了。”
  说罢,她起身送走了老王爷,叫来心腹嬷嬷吩咐道,“等会你去厨房煮一盅鸽子汤送去给王爷喝,看着他喝下,明白吗?”
  心腹嬷嬷恭敬应下,“是,老夫人,奴婢明白。”
  老夫人淡淡道,“这天气,一早一晚还是很容易着凉的,你跟王爷好好说说,让他注意身体。”
  “是,老夫人。”
  看着心腹嬷嬷退下了,老夫人讽刺一笑,呵,人老了,孩子就学会不听话了。
  最终亲母子还是走到了这一步,真是够讽刺的。
  只是,府里还有这么多人,她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都去死。
  小七才成亲生子呢,小八还没来得及成婚,他们都正是年少勃发之时,她如何忍心看着他们因为其父的罪孽,就受到牵连?
  只要宗儿一直病下去,就算他之前犯了什么错,皇上都不会计较的。
  至少看在她的面子上,太后的面子上,老王爷的面子上,皇上是能放过宁阳王府上下的。
  为了一家的性命,她只能舍弃自己的孩子了。
  况,身为皇族,争权夺利到不顾百姓,不顾天下,这样的人,也没必要再留着了。
  老夫人眼光一凛,不管如何,她不
  会任由刘宗继续错下去的。
  老夫人抬头看向蓝天,这天,是时候要变了。
  …………
  过了两日,京中突然冒出了一群西北来的难民,宁阳王府第一个在京郊设置施粥的粥棚,随后其他各个勋贵府邸都纷纷效仿,在京郊设立粥棚。
  刘芳从京郊回府的时候,看到了那些难民们,眉头微挑,果然,事情要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