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红颜_第515章永远的兄弟(大结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5章永远的兄弟(大结局) (第4/5页)

句什么话吗?他说,师父,我就想知道,那小孩真是自己逃脱的吗?我对他点点头,他说:‘究竟是傅心仪生的女儿,太了不起了!我佩服她!’还有,房间里捆文若的那人,是小唐一个亲戚,当年云岫的时候,来过我们店里,见过你一次,他说你还对他说过一句话‘慢慢吃、吃饱!’他高兴得什么似的,引为自豪。”
  陈忆接过说:“他说他一直拿心仪当仙女,看见文若长得像心仪,所以下不去手,但是,又不敢违背小唐的命令。”
  傅文若说:“就是,他捆得比较松,还问我疼不疼,喝不喝水?我说不喝水,就是肚子饿了。叔叔你长这么帅,你和他们不一样,你一看就是好人,麻烦叔叔给点吃的。他就说出去给我弄吃的,我说我想吃稍微有点味的,想吃热食,不想吃干粮,他说他尽量。然后我就逃跑了。”
  一屋子的人就大笑了,好些人笑出了眼泪。赵若怀伸手摸摸文若,爱怜地说:“这点随你妈!太能吹了!你这一吹,歹徒都改过行善了!”
  “那这手上的印?”我问。
  “我挣脱逃跑的时候……这样……这样就自己捏着了。”说着比划了当时的情景。
  陈忆说:“心仪,我那老婆,赵若怀是知道的,做点家务还行,但是说到教育方法,那可就差得远了,这女儿,以后还得靠你了。你给指点指点。”
  孙思说:“我也正要说这话。我那儿子,袁英现在根本没法了,管不下来,我又经常不在家。心仪,我去听你那课,我发现你太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了!以后我那儿子的学习教育,就归你了。反正我那老婆,是你逼着娶的,所以,这些后续问题,本就该你解决。”
  少游贫嘴说:“有道理!赞同!”
  老傅说:“丫头,我看可以!反正你也不喜欢那商场应酬,你不总说和那些官员打交道,是相当非人的事吗?至于赵若怀,他就更也不希望你参加那些应酬了,我给你说,每次你应酬去了,他在家里都如坐针毡。我给你们模仿模仿赵若怀的样子啊……”一屋子的人就都笑起来。
  赵若怀说:“还是爸理解我!”一屋子的人就都眼望着赵若怀,各具情态,主要是因为赵若怀称呼老傅为爸。赵若怀继续说:“爸说得有理!这楼盘做完,你就安心上你的课,然后这各家的孩子,傅文若、小孙、小陈、小钱,对了,那天张扬还提过,说柳洪儒不光是学琴,文化学习方面,也得来赖着你。那就还得加上一个小柳。你就先在学校给大学生上课,然后回到家里,再给小学生上课。”
  赵羽说:“太好了!早就该这样了。傅叔啊,我这儿子,也准备送来琴行,你给判断一下,看他能学点什么?多多少少,咱也受点音乐的熏陶。”
  孙思说:“对的对的,孙浩也一样,袁英早就嚷着让我教他,可是我现在,我忘得差不多了,我自己都搞不来了。”
  陈忆碰碰孙思、赵若怀的杯子,说:“说到点上去了!我这女儿,也得送来琴行。”
  赵若怀说:“那行!以后这些孩子,就统一归老傅、小傅管理了。心仪,你不是挺推崇谢安的吗?谢安东山再起之前,做的一件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对!教育子孙!谢氏家族的子孙,都是谢安调教出来的,淝水大战名将谢玄,著名的柳絮才女谢道韫,都是谢安一手调教出的。坚决向谢安学习!”
  傅文若说:“心仪妈,我知道!就是那‘未若柳絮因风起’”
  赵若怀称赞说:“对!太对了!”
  傅文若说:“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心仪妈,我喜欢这一家人,喜欢谢家的宝树。”
  少游称赞说:“到底是傅心仪的女儿呀!佩服佩服!我也赶紧生一个,加入你们的学习班。”
  “少游,你就甭凑热闹啦?人家黄莺有的是方法,哪里轮得到我?”
  赵若怀碰碰钟诚的杯子,说:“钟诚,你也得抓紧了,你再这样不婚不娶的,这样跟在傅老师后面,我可有意见啦!”
  老傅说:“是得抓紧了,钟诚。那天杨柳还和我提起这事,还说让我跟学生家长说,让她们给你介绍。”
  钟诚笑笑说:“叔叔、阿姨,你们能惦记着钟诚,太感谢了!不过这事,你们真不必操心。”
  赵若怀说:“赵羽,陈忆,你们还不知道,钟诚这小子,当年去浙江,你们以为他是干嘛去的?他是去做卧底!心仪派他去的,心仪担心我那背上的伤,放心不下,让钟诚代替她,去浙江照顾我。让钟诚一辈子做卧底,钟诚答应了。后来是因为李念肚子火速大了起来,钟诚对我绝了望,他念叨着自古都是痴情女子负心汉,所以愤然离开了。还记得我们去周庄,钟诚想方设法和我合照的那像吗?他寄给心仪了,心仪还贴在肚皮上,给肚里的傅文若看了看。”
  一屋子人都唏嘘不已。陈春梅更是泣不成声。孙思举着杯子,碰了碰我和赵若怀的杯子,说:“那我也说几句话吧!赵若怀,到现在,我都嫉妒你!这些年下来,我一直弄不明白一件事,就是心仪为什么只认你,不认我,我对心仪一心一意,我的眼里从没有其他女人,可是你,还在云岫城中,你和李念就一直没断过往来,更不要说到了渝都……”
  赵羽说:“不是这样的,我哥和李念没断往来,不是他的本意,很多时候,都是我妈的原因。后来到了渝都,那是因为吴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