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藏不住 第24节 (第3/3页)
边跑了过来。 段灼站着没动,接到了蒋随递过来的饮料,他拧了拧瓶盖才发现是开过的,打趣:“这你都喝过了还好意思献上来?” 蒋随瞪着眼,表情很夸张:“我都没嫌弃你,你还嫌弃我?” 段灼笑了笑,灌下半瓶,听见蒋随说:“我刚留意了一下,你的出发反应时慢了一点,还有转身动作也是,要是这两点能改进的话,在现有的成绩基础上提高个一秒都不是难事。” 运动员往往会在意普通人不会在意的细节,段灼认真听着,一只手不停摩擦后脑勺的头发,待到蒋随分析完,他才说:“这两点我确实做得不到位,我之前没怎么练过,就是自己瞎捉摸。” 蒋随问:“你明天上午还有一场吧?” “嗯,”段灼用指尖推了推耳朵,一股暖流从耳孔里流出来,瞬间舒服多了,“有场1500的。” 蒋随勾过他的肩,凑到他耳边说:“那今晚我陪你练。” 段灼一愣,他这句话里没有提到其他人。 没有得到回应,蒋随又戳了戳他腰:“要不要啊?” 段灼抚摸着被碰到的地方,低下头,隐约感觉不应该,但身体里隐藏着的另外一股力量驱使着他点头说了声:“好。” 作者有话说: 注:出发阶段的第一个部分是起跳,第二个部分就是水下打腿,运动员通常使用海豚式(也称蝶泳打腿),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水下阻力比水上小,水下打腿能让运动员更快,更省力。大家可以在游泳比赛的开始和转身动作后,通过水下摄像机,看见运动员在水下像鱼一样扭动。 不过1998年10月开始实施新规:出发后的水下打腿以及转身后的水下打腿距离均不能超过15m,15m之后,运动员必须把头部露出水面,从而使比赛更具观赏性。 本章有参考文献:乐怡. 我国优秀200m自由泳运动员技战术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 之后还会有很多参考的地方,作话字数有限,放不下,我会在小说完结以后单独列明。 第23章 你蹲下一点啊,我都上不去。 看完几场游泳赛,蒋随接到群里通知,说冰场已经开了,可以先去热个身,他给段灼发了条信息,问要不要一起过去。 半分钟不到,段灼就从更衣间出来了,他的头发没有完全吹干,身上有股热带水果和麝香混杂的味道。 “你换洗发水了?” “没有,”段灼说,“我今天忘带了,问同学借了一点。” “这味道还挺好闻的。” 段灼冲澡的时候完全没注意这味道,被蒋随一说,嗅了嗅脖子里的毛巾,回想着同学那瓶洗发水的包装,决定在网上找找同款。 他这人对选购洗护用品从不讲究,通常是看哪个赠品比较多就买哪个,既然蒋随说好闻,那就是很不错的。 短道速滑的训练场是封闭式的,建筑方方正正,夏季充盈的雨水渗进墙体,深深浅浅,略显斑驳,不过在鲜绿色的爬藤植物的映衬下,倒是透着那么几分复古色彩。 拉开大门,一条四五米宽的长廊横在段灼眼前,热身专用的器材散乱堆放着,有几位穿着运动服的同学望过来,他们向蒋随微笑着打了个招呼。 “这你朋友啊?” 说话的是速滑队队长林一祥,蒋随给段灼做了介绍,段灼同他点了个头。 林一祥问:“你平时都爱吃些什么啊?长这么高。” “不怎么挑食,有什么就吃什么。” “总有最爱吃的吧?” 蒋随笑了:“你都二十一了还想着长高?少做梦了。” 林一祥梗着脖子:“二十一怎么了,二十三还蹿一蹿呢。” “窜那么高有什么用,你看王濛,1米67,大杨杨才1米66,不照样拿世界冠军,长太高的重心不稳,你见过哪个速滑冠军长他这么高的?” “盟主(粉丝对王濛的爱称)的个头在女的里也算高的了。”林一祥低头看眼自己的双腿,“我觉得我现在输就输在步幅不够大,要再蹿个三公分,像你一样,就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