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月_第4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节 (第2/3页)

,却还是干巴巴地提了一句:“锦嫣公主派出去的人没什么本事,并未能寻到皇后的画像。”
  见穆淮果然面色稍霁,洛言继续道:“不知方才晋太子入宫,可向陛下提起和亲一事?”
  说到此事,穆淮嗤笑一声:“那晋太子心不在此,估计是要时候用这个消息让朕出其不意罢。”
  多半会在千秋节献礼时,将锦嫣直接当做所谓的“寿礼”献出来。
  穆淮与洛言对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
  若是晋国提出和亲,应与不应,决定权在燕国手中。如今燕晋两国关系稳定,从前也并与姻亲相好的传统,若非有些锦嫣这一层关系在,和亲实属多此一举。
  若是晋国以“献礼”之名,将锦嫣推了出来,到时不论他如何做想,锦嫣都得入宫为妃了。毕竟,若是拒绝了这份“礼”,便是拒绝了晋国的示好之情,晋国这些使臣明事理倒还好,若是有心挑拨,只怕燕国晋国之间必起纷争。
  洛言早便想明白了其中环节,也猜测到晋太子这般安排,定是带着野心,只是他拿不准穆淮的意思。毕竟这中间还夹了位锦嫣公主,如何对待晋国,全在穆淮一念之间。
  就看那位锦嫣公主,能否左右他的决定了。
  洛言沉吟一番,试探着问道:“不知陛下如何打算?”
  洛言早便做好了打算,若晋国以锦嫣为饵,且锦嫣当真能影响穆淮许多,那他说什么也要极力劝谏。
  只不过他预想中据理力争的场面并未出现,穆淮神色平静得很:“朕打算在千秋节前,先召见锦嫣。”
  赵恒弥的筹码无外乎是他对锦嫣的旧情,自以为能以此牵着他鼻子走,他召见锦嫣,想必也在对方的预料之中。
  可心中所思,最难言明,他不若正好借此机会,看一看自己的内心。
  第44章 轻纱遮面
  赵恒弥从宫中出来, 还有些云里雾里不知身在何处,一回到住处,便立刻回榻上补眠去了。
  锦嫣原打算去探探口风, 但见赵恒弥这副模样, 心知问不出什么, 便去寻了古大人。
  听得锦嫣来意,古大人如实道:“方才在燕国皇宫内, 太子殿下并未提起和亲一事。”
  说起来, 此番出使燕国,本不需皇子公主同行, 可赵恒弥向晋帝毛遂自荐,又提出带着锦嫣一起,显然是自有打算。古大人身为忠君一派, 事事以晋帝为主,哪怕赵恒弥是储君, 也并不会过于热络,赵恒弥有心拉拢几番无果后, 便有意无意防着他些, 因此赵恒弥是何打算,古大人也并不清楚。
  但锦嫣不知其中弯弯绕绕, 想着使臣中以古大人为首,他多多少少知道些什么, 便追问道:“古大人可知,太子对此作何安排?”
  古大人摇了摇头,抱歉道:“臣并不知晓。”
  锦嫣略有些失望, 见当真问不出什么,便带着玲儿回了房间。
  不过锦嫣的失望并未持续多久, 两日后,宫中便传召,邀锦嫣公主入宫面圣。
  赵恒弥见自己养的幕僚所言果然成真,心中高兴不已,只觉离自个儿功成名就名垂千古的那一日不远了,特地来锦嫣处敲打了一番,而后便带着随从去温柔乡中花天酒地提前庆功去了。
  锦嫣接了口谕,原本心中忐忑不已,可被赵恒弥这么一搅和,倒是冷静了下来。
  玲儿手忙脚乱地为锦嫣重新梳了妆,又挑了箱子中最好看的那身衣裳换上,一阵准备后,便要跟着前来传话的公公入宫了。
  待要踏出房门时,却又蓦地犹豫了。
  前来穿口谕的小太监候在门外,忍不住一直拿眼往那紧闭的门上看。
  从前便听许多人说皇后娘娘是运气好,生得同这位锦嫣公主有些相似,这才被陛下挑入宫来做了皇后,如今能被养在勤政殿里万般荣宠,也全是沾了那张同锦嫣公主肖似的面容的光。
  小太监在心中感慨两句,心中十分好奇。皇后娘娘他是见过的,明丽端庄,生得就跟天上的仙子似的,可再怎样好看,在陛下心中也不过是锦嫣公主的替代,那这位锦嫣公主,得好看成什么模样?
  小太监在心中猜测着,在门外等了许久,也不觉烦闷,又过了一阵,忽地听见门“吱呀”一声,从里边儿打开了。
  小太监眼中一亮,立刻抬头看去。
  可待看清眼前之人时,却又忍不住有些失望。
  这位晋国公主一身华服,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少女独有的曼妙,妆面也显然被人细细勾勒过,在眉间点了一朵盛放的桃花,更显娇媚。
  只是再往下,便被一层面纱遮住了容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