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的咸鱼人生_第11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7节 (第3/3页)

娶了个好儿媳妇?”杨冬燕努力的回想了一下,这事儿其实印象还是很深刻的,只是先前她不往那边去想,如今仔细想了想,立马就有了大致印象,“怀了吧?听说是生了个大胖小子?”
  “对,去年生的。”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魏阿荠那家子人已经懒到了骨子里,光凭一两个人压根就是无力回天的。再说了,哪怕她当初是费尽心思的找了个好儿媳妇,可人家就是个普通小姑娘啊,十来岁的年纪,就算勤快能干,那也是针对这些个屋前屋后的琐事儿。总不能指望她一个人扛起全家人的生计吧?不可能啊!
  这一点,杨冬燕最有发言权了,饶是她拥有上辈子的记忆,倘若没有倒霉儿子那爱的供养,她也一样要抓瞎。
  单独一个人的能力太不起眼了,根本就没办法独自闯出一片天的。
  杨冬燕忍不住想起了前朝最后一个皇帝,人家也挺好的呀,励精图治,就希望能挽救风雨飘摇的国家。
  结果有个屁用!
  前朝末期,连年的寒冷,北方甚至出现过九月里就下雪的可怕事情,从九月一直到来年三月里,放眼望过去就是一片白雪皑皑。哪怕熬过了极为漫长的冬日,到了夏天,冷不丁的给你来一场大冰雹,完了,彻底完犊子。
  那冰雹大到什么地步呢?别说庄稼了,那是能把人的脑壳砸出洞来,屋顶都给砸穿了。
  这还咋过日子?
  没法过!
  前朝覆灭简直就是天灾人祸一起来,别说明君了,就是把始皇帝找来都没辙儿。最终,还是熬过了那最艰难的十年,老天爷放过了他们这群倒霉蛋儿,这才有了后面的事情。
  杨冬燕之所以敢确定朝廷一定不会放过蒋郡守的,是因为他触犯了朝廷的禁忌。
  想那前朝就是因为极度寒冷粮食歉收,最终导致了覆灭,本朝才建立了几十年,自会引以为戒,绝不会允许官员在这种事情上隐瞒不报。
  ……
  杨冬燕听萝卜和土豆相继说了一些村里的事儿,终于弄明白魏阿荠在闹啥了。
  最重要的,当然是因为自家的粮食不够吃了。
  其实,像遇到这样极端的收成,有多少田产的意义不大的。哪怕礁磬村还不至于说颗粒无收,多少还是能收上来一些的,可你能指望佃农老老实实的交佃租?
  魏阿荠家里的田产,除了极小的部分是留着自家种的,主要还是种菜,绝大多数都是赁出去给佃农种的。若是大丰收,佃农自是会老老实实的上交佃租,可眼下都这样了……
  佃农也想活啊!
  第一时间就将仅剩不多的粮食藏了起来,一粒都不给魏阿荠。魏阿荠也哭过也闹过,更是上门骂对方不要脸,可人都要活不下去了,还要脸干嘛?
  她甚至去找过里长,但里长告诉她,十里八乡类似的情况太多太多了,你能把不交佃租的佃农咋样?告官吗?抓他们去坐牢吗?没用的,特殊时期特殊对待,你就是把他们打死了,也一样拿不到口粮的。
  后来,她又去找了老叔求助。
  可一则她已经嫁出去了,是刘家的人了,二则老叔也没法子,粮食就那么多,你逼着佃农交出来,他们一家老小也得死。横竖都是死了,人家为啥要交?大不了直接拼了,死了都要拉个垫背的。
  魏阿荠家里本来就没太多存粮,只因她家那几人,不光惫懒还馋。前些年粮食丰收时,也是大吃大喝花用掉的,后来收成一般了,可家里也添了人。
  娶了个儿媳妇进门是能松快不少,但仅限于家务活儿,儿媳妇也是要吃的,她怀孕了更要吃,吃完孩子还得吃,孩子不得喝奶啊?到如今,更是开始吃辅食了,一家子都张着嘴要吃喝呢。
  反正就是日子过不下去了。
  当然,相较于那些真正的穷人,魏阿荠家里多少还是有些家底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嘛,别的不说,田产还是有不少的。
  可这里头有个谬论。
  灾荒年间,家家户户都缺粮食,这会儿若想卖田产,卖给谁去?就算是上等好田,年景不好的时候,田产是上等还是劣等已经不重要了,反正一样出不了庄稼。
  可反过来说,倘若是风调雨顺的年份,她魏阿荠吃饱了撑着卖田产啊!又没穷到那份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