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的咸鱼人生_第12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9节 (第1/3页)

至于因此损失的钱财米粮……
  杨冬燕深以为,要是梁家不舍得那些身外之物,那就只能让他们舍弃性命了。
  二选一呗,选择权在他们自个儿手上。
  很显然,梁家还没疯到那个地步。
  之后不久,梁俭兴的二哥作为梁家的代表求见了安平王世子,主动提出由梁家名下的庄子提供大量的去年秋粮,以此作为今年春耕的种粮。
  不光如此,只要安平王世子愿意给予信任,那么他们就会出面跟省城的其他家族商谈,说服他们主动拿出粮食。
  再就是,尽管梁家是省城人,但像他们这样的大家族,田产是遍布整个济康郡的。又因为去年变故太多,很多地方压根就没能将粮食运过来,只要安平王世子一声令下,他们可以派人轻装简行的去庄子上,直接将存粮分给附近的百姓,这样就彻底的解决了运送问题。
  还有牛车、马车的征用,包括人手的征用等等。
  为什么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只因为地头蛇的势力分布太紧太密,不是不压,而是压不住。
  当然,这回算是特例,不过就算安平王世子能够将这些人千里迢迢的送往南陵郡。但不可否认的是,梁家以及其他家族这些年的积攒,他一文钱都拿不到。再说了,被抓的最多也就是嫡系,这罪名远没有大到诛九族的地步。
  用不了多少年,新的梁家还是能起来的,只是那时候就不是梁俭兴那一支了。
  ……
  安平王世子同意了。
  他是武将没错,却不是那等死脑筋的人。在他看来,假如能用某些官员换取百姓的性命,那是很划算的一桩事儿。
  甚至说,假如能让济康郡所有的百姓在这次灾祸面前安然无恙,那么哪怕是放蒋郡守一马,又如何呢?
  有了以梁家为主的地头蛇们的鼎力支持,郡城附近的府城、县城等等,一下子忙碌了起来。粮食运了过去,还有就是药材,梁家也是有医馆药铺的,免费对百姓开放。至于过冬用品反而需求量不是特别大,只因如今已经是二月下旬了。
  今年的春耕比起往年肯定是要晚了一些的,但总归还是赶上了,多地都迎来了春耕的种粮,也有了赈灾粮。
  赈灾粮是必须给的,如果没有赈灾粮,老百姓们绝对会将种粮吃了的。跟即将饿死的百姓强调未来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命都要没了,扯犊子将来啊!
  幸好,一切都还来得及。
  当然肯定是免不了有人死亡的,去年冬日里,就有不少人饿死了。也有一些人,是因为吃了太多的观音土,涨肚而亡的。还有就是伤寒了,也是致命的原因之一。
  但好歹,情况还是被控制住了,没造成大规模的灾难。
  而随着赈灾粮的发放,朝廷减免税收的消息,也传遍了整个济康郡。跟省城周边不同,越是偏僻的地方,免税的年限就越多。几乎没有减税的,都是免税一到三年。
  像杨冬燕的乡下老家,之后等天气略微转暖后,老叔家的几个孙子就回了一趟老家看情况,回来后就说朝廷宣布,秃头山一带都是免税三年的。
  这是占了很大便宜的,因为秃头山一带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产出的,远不到颗粒无收的地步。
  不过,真要是颗粒无收的地方,只怕都不用免税了,因为都是一村一村死人的。
  老叔他们就十分得庆幸,庆幸老魏家留了后手,在屋后挖了地窖囤了粮食。靠着那些粮食,以及老叔家的支援,整个魏氏一族都保存了下来,只没了一个人。可那也是因为年岁太大了,八十六七岁,快九十的人了,因为今年冬天太冷了,没能熬过去。
  不仅仅是魏氏一族,整个礁磬村都是好好的,是有人没了,但不全是因为粮食的缘故。再说了,哪年没死人呢?
  将好消息传回省城后,杨冬燕一直乐呵呵的,她还特别关心了一下魏阿荠,问问魏阿荠所嫁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