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3节 (第2/3页)
“我家里人有没有托你们送个信啥的?”梁同窗很是激动,“其实我们家的事儿已经解决了,只是上头还没给出准信,再说这不是科举年吗?我爹就决定来年开春以后再回去。” “是有信,但不是我收着,在窝头那儿,可他早间出门了。” 其实,梁家人的信是给了猪崽的,毕竟猪崽一直在梁家的女学蹭课上。但这不是考虑到闺阁少女不方便直接帮人直接送信,因此猪崽将信件拿回家后,窝头就接手了,横竖他跟梁同窗本就是省学好友,帮忙送个家信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不过眼下是在客栈的大堂里,杨冬燕就没解释这里头的弯弯绕绕,直接就说了最终结果,信在窝头处。 好在梁同窗也不着急,相反他极尽全力的讨好杨冬燕,还主动告知为何会找到这边来。 因为啊! “前个儿我听人说,那安平王世子在西城门口碰上了一位老太太,被逮着说了不少话。哎哟,我一听,这不就是祖宗您嘛!” “再一琢磨,今年是科举年呢,魏老弟才华横溢,肯定是考上了举人,你们是来送他参加来年会试的。这不就说通了吗?我立马就派人来贡院附近打听了,就有人说,看到军爷领着一行人来了这家客栈!” 梁同窗其实也就是碰碰运气,谁知这般凑巧,一下子就让他寻着了。 杨冬燕笑而不语,像看傻子一般的看着他。 “老太太可曾外出闲逛过?要不要我带您出去见识一番这南陵郡的繁华?那东西坊市里的大酒楼,我领您去品尝一番?南菜精致味美,又以那云鹤楼为最,不如我提前订下一桌,到时候请您全家赴宴?” 云鹤楼啊…… 说真的,杨冬燕都已经忘了自己有多少年不曾品尝过云鹤楼的美食了。那可真不止十年了,毕竟在她上辈子年岁渐长后,且不说很多吃食都没法下肚了,单说那云鹤楼的招牌美食,那是必须亲自前往才能吃到的。不是不能订一桌上等的席面,而是即便刚出锅就立刻送到永平王府,那味儿也变了。 南陵郡极大,东西坊市离富贵人家聚集的内城又远,便是快马加鞭…… 呃,南陵郡禁止在内街里飞驰,便是如安平王世子这般身上有军功之人,入城门后也得放缓速度。这也是为什么,杨冬燕一度认为她的王爷儿子是个傻子的原因,价值万两的汗血宝马,在南陵郡里也只能慢悠悠的散步,人憋屈马更憋屈! 甭管怎么说,这会儿听梁同窗提起云鹤楼,杨冬燕还真是有些馋了。 当下,她便点了点头:“行吧,定下日子派人支会一声,到时候我定会携带全家人赴宴的。” 假如她还是永平王府的老太君,倒是不需要特地提前预定。可梁家在济康郡虽是响当当的人家,放在南陵郡却是不够看了,吃顿酒席都要老老实实的排队。 梁同窗一口答应,当下就派人去云鹤楼订席面,他本人没走,而是叫了壶好茶,同杨冬燕聊起了济康郡的事儿。 杨冬燕知道他的意思,担心家里嘛! 这担心又分为两个部分,一则是担心家里人被外头人欺负,二则就是怕嫡系离开后,其他旁系乘机夺权。 于是,杨冬燕就告诉他,放心吧,没那些事儿,毕竟这才一年多光景。假如他们真的一走三五年,且中间丁点儿音讯全无,那就不好说了。 又说起了科举的事儿,杨冬燕想到了:“你呢?窝头考上了举人,他那个同窗,就是以前的闵秀才现在的闵举人,这回也跟着咱们一起来了。那你考上了没?” 梁同窗一脸的尴尬:“我并不曾及时赶回去参加乡试。” “那你可以在南陵郡考啊,求个恩典就成。” “老太太您说的对。”这老太太还能不能好了?为啥连这种事情都知道?还求个恩典?她以为他没求吗?他求了啊! 在杨冬燕的逼视下,梁同窗无奈的答道:“事情是这样的,因先前并不知道要耽搁这许久,加之从北往南路途艰难,又没能及时回到济康郡赶考,虽我父求了恩典,也得了允许,但人生不如意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