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的咸鱼人生_第16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4节 (第3/3页)

欢之中。
  这算是科举年的常态了,尤其是在乡试结束后,会试又不曾到来之际,本地的外地的学子齐聚南陵郡,到处都可以看到这些新晋举人们高谈阔论。
  像国子监和太学,好歹还端着一些,他们是不欢迎外人入内的。但其他的学院却没那么讲究了,当然门槛肯定是有的,就譬如青云书院这次举办的诗会,唯一的要求就是,拥有举人功名的。
  不过,尽管青云学院的要求泛泛的,但事实上会来参加诗会的,可不单单是举人,还是年轻的举人。
  自然这所谓的年轻,一般指的是三十五岁以下的。毕竟,能考上举人的,正常来说也不可能太过于年轻。
  只除了……
  就有人见永平王世子得闲了,笑着过来引荐:“今年可算是出奇了,北方有一年轻举人,却是将咱们这些江南学子都给比下去了。”
  “哦?此话怎讲?”刘修很是纳闷,他生在江南长在江南,自是知道这些江南学子有多高傲的。能让他们心服口服的表示被比下去了,说真的,他还真是有些好奇是何等人才了。
  只这般,刘修见到了据说史上最年轻的举人老爷。
  说是史上显然是不合适的,但因为本朝至今也不过才两任圣上,说是本朝历史以来最为年轻的举人,倒是完全正确。
  对方年仅十三岁。
  刘修很是惊讶:“我有一弟,比你大了四岁,今年科举却是以落榜告终的。”
  但凡知晓他身份之人,自是立马就明白了他说的是谁。不就是永平王府那混世魔王吗?不过,刘侾的问题可不是在于能不能考上举人,要不是因为出身高贵免考了童生试,搞不好连个秀才功名都没有。
  不过,等刘修略一考校,便知这最年轻的举人老爷,真要说才华的话,却也只是平平。
  自是在众多举人之中,表现平平。
  刘修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哪怕这人真当是才华横溢,也不一定能让众多学子心服口服。说白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人家就是不服气,你又能如何?
  反而像这位魏姓举人这般,才华虽一般,却胜在年岁尚小,其他举人之中好几个家里的孩子都比他大了,对他自是百般宽容。
  再便是青云书院这边,几位老先生考校之后,便明白这孩子应当是通不过来年会试的,正力邀他留在青云书院念书,以搏下一届的会试。
  刘修:……
  他要到处托人情卖脸面,才能将自家混账小堂弟塞进来。
  再看看人家→_→
  第105章
  刘修真就是那种, 担着堂哥的名儿操着当父母的心。这也不怪他,谁叫永平王府诸多子嗣里头,只他和刘侾是自幼养在老太太跟前的?名为堂兄弟, 却也跟亲兄弟无疑了。
  再便是,刘修自个儿嫡亲弟弟, 也是个能文能武的, 最是省心的那一种,倒是也有不争气的,可那却是庶出了。他便是再怎么爱操心,也犯不着将心事花在庶弟身上。
  倒是小堂弟刘侾,幼时又多受宠,长大就有多可怜。少不得多花些心事在他身上,哪怕不为旁的,单就是让老太太在地底下能够安心,也算是值得了。
  青云书院里,勋贵子弟着实不少, 毕竟国子监、太学那头的入学门槛实在是太高了, 便是勋贵出身, 也没得将家里的子嗣一股脑的往里头送的。
  庶出就更别做梦了,就算是嫡出, 每家最多也就是一房一个, 这还是往多了算的,搞不好一府一个名额还差不多。也因此, 就有那出身高贵又不如长兄得宠了,就退而求其次,来求青云书院收下了。
  永平王府就是顶尖勋贵之一,可无奈二房嫡幼子刘侾的大名已经传遍了整个南陵郡的大街小巷, 反正刘二老爷已经不想为这个倒霉儿子舍面子了,也就是永平王世子还在为他四处奔走。
  所幸,事儿到底还是办成了。
  最大的烦恼事儿已了结,刘修的心情十分不错,面对那些或是主动讨好攀附,或是态度矜持的过来讨教之人,他都是笑脸相迎,还力邀众人过几日去他家郊外的庄子上游玩一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