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5节 (第2/3页)
单过的,给一笔安家费,允许他带走其生母。 若是没生育过儿女的,视具体情况而定,年岁长的也送到庄子上养老,年岁轻的就给一笔遣散费,发还卖身契,允许她们再嫁。 末了,杨冬燕轻飘飘的说了一句:“这些钱不走公中,从二老爷的私房里出。倘若不够,就拿他的珍藏抵债。” 刘二老爷面如死灰,到了这会儿,才是整个人都不好了。 杨冬燕还有些意犹未尽,吧唧了下嘴后,才道:“也怪我以前太宠你了,慈母多败儿,看看你,再看看侾哥儿,我这才知道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刘侾:………………哦不! 一种不详的感觉涌上心头。 “修哥儿不是想了法子让侾哥儿去青云书院念书吗?去吧,年后等书院开学了就去。别想忽悠我,我知道青云书院啥时候开学!” 那是不可能的,但窝头是那种会提前一天往书院赶的人,所以杨冬燕认为自己也没说错,她迟早会知道的。 “感谢阎王爷又给了我一次机会,让我得以弥补上辈子的遗憾。”杨冬燕在大概的处理了一下家务事儿后,宣布了一个好消息。 “以后,我就不走了!” “虽然我不会在府上长住,但我会时不时的过来探望你们的。” “老刘家的小兔崽子们,你们再敢惹事儿,我立马就上门收拾你们。再不济,我还能登闻鼓告御状!向圣上告你们不孝!” 王爷等众人:…… 刚刚苏醒过来,还没等缓过来的王妃,听到这话后,又两眼一翻厥过去了。 太难了,做人太难了,做儿媳妇更难! 万幸的是,太医终于赶到了,众人合力将王妃搀扶到了正堂旁边的暖阁里,让王妃得到了难得的喘息机会,终于能够活下去了。 正堂里,吓傻了的几个孙辈都没敢吭声,主要是因为他们原本就跟杨冬燕不是特别熟悉。 所有的孙辈里头,只有世子刘修和混世魔王刘侾是由杨冬燕亲自抚养的。毕竟,她的精力有限,哪怕有丫鬟婆子帮衬着,太多的孩子在跟前还是会很难照顾到。尤其,在二房的嫡女出生之前,府上是一群淘气小子。 因此,杨冬燕只有在特殊的日子里,才会将孙子们唤到跟前来,就这都是嫡孙们才能享受到的福利,庶出的儿孙们,不光是庶出的三房那些人,就算是杨冬燕的亲孙子,也就是刘谏刘诰的庶子,她也一个都不待见。 这会儿,她雷厉风行的处置了好些人,哪怕没对大房动手,但想也知道,一贯最重视孝道的王爷,稍晚些时候是必然会做出抉择的。 王爷是袭爵人,是如今的一家之主,他要想让底下人对他心服口服,就必然要在某些方面做出让步。 不过,舍弃美妾对于刘二老爷来说是件非常痛苦的时候,但对王爷来说就还好,因为他本来就不怎么往妾室房中去。 事实上,律法里明确的规定了身为郡王,是可以迎娶侧妃的。要知道,侧妃不同于良妾,那是享受着妻子待遇的,所出子女也皆为嫡出,其娘家也同王府是正式的姻亲关系。也因此,有些郡王的侧妃压根就是大家小姐,在家中都能跟正妃分庭抗争的那一种。 但王爷却没有,尽管他年轻时候是因为不敢,年岁大了……还是因为不敢。 有个老娘死后还盯着府上,他哪里敢啊?再说了,活着的老太太还挺好糊弄的,她人都没了,光想想就觉得好吓人的。 倒是几个孙子,这会儿也开始盘算起来了,毕竟顶在前头的靶子没了,接下来就轮到他们了也说不定。 老太太真吓人啊! 这里头,刘修和刘侾的心情就很好。怎么说呢?看到其他人遭殃,心里就舒服了。 然而,他们不知道,永平王府招太医入府的事情,已经传到了圣上的耳中,因为目前还不知道他们是打算做戏做全套,还是真有人病倒了,所以圣上打算再观察观察。假如一切都是真的…… 他为他父皇感到心疼。 先帝啊,您到底是如何在千万人之中精准的选了一家傻子呢? “太太!太太!祠堂那头有、有人晕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