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1节 (第1/3页)
杨冬燕也忍不住冒出了类似的想法。 讲道理,像杨冬燕以前那种敷衍式的做法,其实才是眼下这个年代的常态。多数人家都是不搞这些事儿的,能记得每年清明去给祖宗上个香,七月半好好办个祭祀烧些纸钱,就已经算是比较孝顺的人家了。 更多的,像杨冬燕这辈子所在的礁磬村,那边多半人都在温饱线上挣扎,指望他们记挂祖宗?得了吧,纸钱不得花铜板去买啊?还要使用整个儿的黑猪白羊做供品?不然就是整只的鸡鸭鹅供奉? 哪怕供完了可以自家吃,前提也得是有钱买得起这些啊! 作为既得利益者,杨冬燕以前真不觉得自己是个极品。试想想,整个永平王府不都是她和老王爷积攒下来的?儿孙们哪个不是吃祖业的?王府一年到头便是在下人身上的开销都是大几百两上千两了,给她用一些又咋了? 是不咋滴,完全不至于伤筋动骨的,甚至那点儿花费压根就不值当一提。 但是,会显得特别有病就对了。 杨冬燕难得反思了一下自己,并劝道:“侾哥儿他娘,其实你以后可以省点儿事情了,这不我都过来了……” “那可不成!万一您老人家啥时候又走了,一时半会儿的又联系不上咱们呢?横竖咱们府上也不差这几个钱,再说这些事情做习惯了压根就不麻烦!” 刘二太太笑得很是开怀,她将杨冬燕的话自动理解成了老太太很满意,这是在夸奖她呢! 然而,杨冬燕又陷入了怀疑人生当中。 事实上,她就没注意到刘二太太后头说了些什么,只满脑子都是那句“万一您老人家啥时候又走了”…… 她觉得吧,再跟这个倒霉儿媳妇相处下去,她怕是真的要走了。 被气的恨不得当场撒手人寰! 偏生,刘二太太还不放过她,引着她将祠堂各处都参观了一遍后,欢欢喜喜的道:“如今也是五月里了,不如回头老太太跟咱们一起去郊外?” “去郊外干嘛?踏青?” “上坟啊!” 在那一瞬间,就是刘二太太这话脱口而出的时候,杨冬燕真的是用尽了洪荒之力,这才勉强控制住了自己没抬手拍死这个倒霉儿媳妇。 你说她怎么就会如此天真的认为孟氏是个好的呢?不管孟氏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这做法就是想让她原地气死! 关键时刻,有人来救她了。 却是王妃蒋氏。 王妃一脸莫名的走进了祠堂,一般人对祠堂多少还是会有些忌讳的,哪怕是自家的宗族祠堂也是如此。永平王府这边还真没有,非要说的话,以前王妃每次进入祠堂都会头皮发麻,却不是因为敬畏鬼神,而是想到了老太太那张脸就感觉浑身不舒坦。 但今个儿,她的神情虽然困惑得很,但心情还是挺平静的。 直到她在祠堂里看到了杨冬燕。 杨冬燕啊,她不光站在祠堂的中间,面前还是那张硕大的供桌,后头还是两排牌位…… 那气氛,可别提了,反正渲染到位就是了。 王妃差点儿一口气没提上来。 “咳咳咳咳……二弟妹你是不是疯了?”等好不容易缓过来了,王妃立马开始控诉。 刘二太太很是无辜的看过来:“我怎么了?我什么都没做呢。” “那你为什么要带老太太来祠堂?三弟妹跟我说,她看到你带着外人进了祠堂,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儿,结果……” “丁氏可真烦!”刘二太太毫不掩饰她对刘三太太丁氏的不喜,当着杨冬燕的面就沉下脸来,“要我说,也是大哥大嫂太仁慈,才由着他们一直待在府里。结果呢?不知道感恩也就罢了,前头咱们要认老太太,他们不就在后头嘀咕着说咱们不把老太太放在眼里?” 这话里的两个老太太都是指杨冬燕,只是三房因为是庶出,一贯被杨冬燕的两个嫡子刘谏刘诰排除在外。 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