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8节 (第2/3页)
直气壮的道。 刘二太太能怎么办呢?没等她岔开话题,就听外头说,王妃过来了。 王妃气呼呼的走了进来,屏退了丫鬟后就冲着刘二太太道:“你是不是又在老太太跟前嚼舌根,说我的坏话?” “我没有。” “那确实。” 刘二太太和杨冬燕几乎同一时间开了口,随后俩人互相看了一眼,最终以刘二太太败退了:“老太太您就瞎说吧,要我说,当初就不该折腾那许多,合该叫你孙子娶了冯姨娘生的!” “那成啥了?”杨冬燕表示接受不能,就算明知道二者完全没有血缘关系,但对于杨冬燕来说,一个是孙子一个是孙女,这俩凑一块儿,她多看两眼都感觉要瞎。 王妃也是这么想的,遂无比嫌弃的道:“瞎说什么呢?不至于……呃,我的意思是,冯姨娘生的闺女怎么配得上老太太您的大孙子呢?也就是我没生出来闺女,不然两家一准结亲!” 得了,话题又扯回了刘二太太身上。 毕竟她有闺女,然而她闺女却嫁给了别家。 “这不怪我!安平王府派来的中人说,是咱们府上的老太太跟他们府上的老太太说的!”刘二太太很努力的回忆当初的事儿,好在也就一年光景,她还能记个七七八八的,“还说呢,是当初老太太答应过的,要把韵姐儿许给安平王世子。” 当然,说得再多也盖不过自家乐意,不然安平王府可以权当没这回事儿,永平王府也可以不承认有这回事儿。只有两边都乐意了,这桩亲事才能成。 杨冬燕:…… 她怎么不记得自己说过这玩意儿了? 不对呀,韵姐儿出生时,她的身子骨已经不太好了,对那个小丫头的印象就停留在哭起来挺大声的。再说了,韵姐儿出生时,安平王世子早就跟他爹一起去边疆了,那几年她都没跟安平王府有过任何联系啊! 想到这里,杨冬燕的面上不由的露出了复杂的神色来,她觉得她大概懂了。 上辈子的她肯定没说过这话,不过这辈子的她假借“杨老太君”的名义逼逼过不少。其中大概就有…… “我明明跟安平王世子说,反正你小时候喜欢刘侾,想娶他当媳妇,不如娶他妹子,他妹子比他还好看!”杨冬燕斩钉截铁的道。 噢,懂了。 王妃和刘二太太同时恍然大悟。 原来啊,安平王世子是个单纯只看脸的色胚。 作者有话要说: #安平王世子风评被害# 第134章 却说当年, 安平王世子刚从边疆回到南陵郡不久,就得到了圣上的口谕,让他亲自带领一队人马, 火速赶往北方济康郡。 安平王世子很清楚,自己之所以能够得到这般重任, 除了多年以来在边疆战绩斐然得到了圣上的信任之外, 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他离开南陵郡太多年了。莫说那些后起的家族,便是原就同气连枝的另外三家,交情其实也不剩下多少了。 只有他才能不管不顾的将所有涉案人员一一拿下,至于那些人是否有罪,自然另有他人来判断,但起码在捉拿案犯这一关里,他可以保证无人逃脱。 可饶是他离开南陵郡太多年了,也知道蒋家代表着什么。八大世家才是真正的同气连枝,几百年来的交情不是所谓的同袍交情能比较的。甚至于,这都跟所谓的交情无关了, 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纠葛。 但他还是亦如反顾的前往了济康郡…… 最终的结局是好的, 那个自称是蒋氏后人的蒋郡守, 实则跟蒋家并无太大关联,不过就是个狐假虎威的混蛋玩意儿。可在经历过那一次事件后, 安平王府上下也开始警惕起来了。 开国功臣四大异姓郡王里, 有三家已经逐渐失去了兵权,像排行最末的永平王府, 更是在军中彻底的失去了话语权,其他两家就算略好一些,但其实也差不多的。试想想,身为大将, 手头却无兵权,那跟被拔了牙的猛虎有何区别? 只剩下他们一家了…… 安平郡王本人尚在边疆,但在世子回来之前,父子二人却也曾促膝长谈过。 有句话叫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