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0节 (第2/3页)
脑子怕是个摆设吧?” “怪谁呢?老三都三十好几,眼瞅着就快四十岁的人了,结果一直待在王府里,人家肯定以为他是嫡出啊!” 刘二太太麻溜儿的点头:“老太太您说得对,王爷做事儿太不妥当了!” 杨冬燕:…… 噢,这事儿确实赖不到老二媳妇身上,就算她这些年都不曾待在王府里,也知道偌大的一个府邸,都是刘谏那倒霉孩子说了算的。 到底是在人家亲娘面前数落亲儿子,刘二太太也就是点到为止,很快就回到了原先的话题中:“就那个呀,皇商家啊,不就是嫂子家的三儿媳妇帮着说的?她娘家倒也勉强算是书香门第,可她娘的娘家……就是她外祖家。” “我听得懂!” “噢噢,反正就是皇商呗,本朝第一皇商,巨富之家!”刘二太太一拍巴掌,“说起来,这门亲事能成,还多亏了老太太您呢!” 杨冬燕斜眼看过去。 她觉得吧,甭管是上辈子的倒霉儿媳妇,还是这辈子的倒霉儿媳妇,一个两个都是欠抽的主儿。她就不明白了,如果说刘韵嫁给安平王世子这桩事儿,还勉勉强强能跟她扯上那么一星半点儿的关系,那么这回又跟她有什么关系? 两辈子她都不曾跟皇商人家有过一文钱的牵扯!! 好在,很快刘二太太就给出了答案。 原来是因为猪崽的亲事,王妃和刘二太太合计了一番,觉得世家大族不会接受猪崽的,长房不可能,连后头几房都不会,至于庶出就没太大意义了。 又因为刘二太太被折腾傻了,王妃主动接过了差事儿,然后秉持着永平王府的传统…… “你等会儿,你先给我解释一下,什么叫做永平王府的传统?” 刘二太太眼都不眨的道:“那还能有啥传统呢?咱们家到如今不过才传了第二代——就是当婆婆的欺压儿媳妇呗!” 杨冬燕:……你也是真敢说! →_→ “反正世子妃是没辙儿的,她那个出身,认识的人里头咋可能有合适的呢?还是大嫂的三儿媳妇能耐些,就想着通过她外祖父那头问下还有没有合适的人家合适的后生……”中间环节还是有些绕的,刘二太太直接略了过去,最后只道,“勋贵们不合适,但商人就没那般讲究了。” “结果你们折腾了半天,就把霜姐儿给嫁出去了,那我家猪崽呢?”杨冬燕发出了灵魂拷问。 刘二太太忍不住把眼一瞪,然后飞快的收了回来,只反问道:“那老太太以为我今个儿特地上门是来干啥的?” “我倒是觉得你是故意上门来气我的!” 话是这么说的,不过杨冬燕仔细一寻思,倒也觉得不错。 外人不知道猪崽是个啥德行,身为亲奶奶的她还能不清楚?没错,猪崽是念过书,但她跟窝头有着本质的区别,她压根就不爱读书。 与其费劲巴拉的把人往书香门第塞,还不如痛痛快快的放弃。要不然,杨冬燕还挺担心的,担心人家好好的书香门第在猪崽进门后,就变成了肉香菜香饭香…… “你说,你继续说。” “中间太麻烦了,我就给老太太您说个最终结果吧!眼下有两家比较合适,旁的您就放心吧,既然都到了您耳边了,定然是样样都好的。我只跟你说,一家是大盐商家的嫡幼子,另一家呢,论家产肯定是没办法跟大盐商比的,但好处是家中只有一个独子,家里是做酒楼行当的,光南陵郡就有酒楼十八家,整个江南一带那是百八十家的酒楼饭馆子!” “好好好……” 杨冬燕差点儿以为自己说梦话呢,咋滴明明没开口,就有声儿冒出来呢? 然后她就怒了:“魏猪崽!” 有个事实望周知,当你爹你娘你奶包括你的任何长辈,连名带姓喊你时,这个时候就别管那么多了,直接跑路就成了。 可猪崽舍不得啊! 她又不知道大盐商是个什么玩意儿,当然字面上的意思还是明白的,贩卖盐的嘛!可她又不爱吃盐,后头说的那个多棒呢,但凡这门亲事成了,哪怕她以后借口巡视自家酒楼,就能一个月吃不重样的。 幸福…… 光想想就觉得猪生又再度充满了幸福。 刘二太太这会儿已经笑得前俯后仰了,就快笑死过去了:“福姐儿是喜欢后头那一家?其实我也比较中意那一家。你打小生活的环境太简单了,前头那个大盐商家里,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