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4节 (第1/3页)
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三种解释——他被杀、被囚、被盯上了。 他刚刚派了傅司棋前往丰都,嘱咐过不管付出何种代价,一定要平安地把钟毓带回来。 饶是把能做的都做了,他还是烦躁。 他有信心能打败徐长林,可他不想为此而折掉他的心腹爱臣。 这样等了将近两个月,钟毓倒是狼狈地逃回来了,可把傅司棋搭上了。 “臣无能,被徐长林的人盯上了,傅大人为了救臣,以身作饵引开了那些人,臣勉强逃脱,可傅大人他……” 沈昭让军医给钟毓治伤,又仔细盘问了他一些事,确认傅司棋落到了徐长林的手里。 当初在长安,徐长林是见过傅司棋紧随沈昭左右的,他知道傅司棋在沈昭心中的地位,若他是个聪明人,就该留着活口,用活着的傅司棋来向沈昭换他想要的东西。 自然,徐长林开口要的东西不会是简单的。 若有旁的选择,沈昭绝不想跟徐长林这样的人做交易,可到了如今,他没有时间再细心筹谋营救事宜了。 因为大战在即…… 这个念头刚落地,沈襄便来了,他禀道:“三哥,楚军开始撤退了。” 沈昭飞速敛去担忧之色,恢复冷静,平声道:“以左右先锋探路开道,朕率中军随其后,你跟在朕身边,一切依计划行事,追。” 第120章 大结局(一) 高山险峻, 孤隘陡峭,偶有鹧鸪飞过,似是连鸟都能感觉到此处的肃杀之气,不愿多做停留。 太阳自云层后爬出来, 驱散尽晨霭, 照亮每一寸大地。 徐长林站在山峦之上, 遥遥俯瞰盈川谷, 目光幽邃,似有万般心事蹙于眉间,难以舒展。但在沉沉忧虑之下, 似又有几分释然轻松。 成败在此一举,若是成了, 至少可为南楚争来三五年边疆安稳的光景,有了这三五年, 顺景陛下就能坐稳帝祚,整顿朝纲;若是……败了, 败了也就败了, 他已尽了全力, 甚至已经筋疲力竭,耗尽所有心血也只能做到这地步了,他想,对得起天子信赖和父侯临终前的嘱托了。 他用手撑起小伞遮挡住眼睛,极目远眺。 不远处就是两国的边界,是淮关,当年他的亲生父亲宋玉就是在这里全线溃败, 领着残余的大秦将士躲避着箭矢如雨的攻伐, 狼狈逃回故土。 在那里等着他的是审判, 是谴责,是一道满门抄斩的圣旨。 世人都说,宋玉是个叛将,是懦夫,就因为他没有依照计划支援,才致使黎渊将军孤立无援,被敌军围剿。他甚至还将大秦的作战部署出卖给了南楚,当真可耻可恨。 徐长林从来都坚信父亲是清白的。 可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父亲都经历了什么,恐怕永远都没有机会知道了。 他曾经有机会从裴元浩的嘴里掏出真相,可是他为了南楚,不得不忍下家仇,与之结盟。甚至连自己的身世都不敢宣之于口…… 可笑裴元浩那卑鄙小人,还煞有介事地与自己共谋,恐怕他怎么也猜不到,站在他面前的是宋玉的儿子。 想到这里,徐长林就觉得一阵憋闷。 山中远远传来马蹄踏声,如雨点般密集,穿过山间栈道,气势磅礴地压过来。 徐长林敛去多余神情,冷眸看去,抬起手,将要放下,忽得停住了。 为首的秦军将领盔上赤翎似火,飞马踏过,却不是沈昭…… 副将匆匆赶来,禀道:“君侯,探子来报,秦帝命左右先锋开道,他率中军随后——放不放箭?” 沈昭就是沈昭,不管如何诱之,警惕心都不减。 徐长林半悬在空中的手顿住,慢慢合拢成拳,道:“不,放他们过去。” “君侯……” “你放心,本侯为防万一,在盈川谷往南布下了重重机关,就这么点兵马是打不过去的。只有让这先锋军平安过了盈川谷,才能令秦帝放下戒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