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节 (第2/3页)
副将不再赘言,朝对面山上打出了放行的手势。 先锋兵马皆是精锐,速度如风雷驰,不出一刻,全军涌过,栈道上只剩下卷起的漫天黄沙,逐风而舞。 随着沙尘慢慢散开,栈道渐渐安静下来,许久不见后续部队。 徐长林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 先锋,探路,险道,设伏,看上去都是合情合理的,可眼前蜿蜒伸展的栈道,陡峻山峰,茂密丛林掩住的伏兵,似乎又处处透着蹊跷。 刚才……先锋军是不是走得太快了? 《吴子兵法》上云:击此之道,必先示之以利而引去之,设伏投机,其将可取。 他用利引沈昭而来,在此险关设了埋伏,是完全贴合兵书训示的。 同样的兵书,难道沈昭就没有看过吗? 就算他再争强好胜,可他也是谨慎的,甚至派出了左右先锋先探路,难道他就没有嘱咐过先锋军的领将,这可能是陷阱,得小心侦查,不可疾行? 可刚才他没有见到先锋军的探子来探路,他们在行军中甚至连稍稍的迟疑和放慢速度都没有,急速奔袭,好像生怕走得慢了,会有变数…… 他倏地一僵,只觉脑中有根弦猛然崩断,手哆嗦了一下,忙道:“撤!传令下去,火速撤出盈川谷!” 话音刚落,便隐有厮杀声传来,校尉跌撞着爬上来,仓惶道:“不……不好了,秦军绕到了山的另一侧,自山脚强攻,我军守卫薄弱,恐……恐抵挡不住了。” 副将大惊,稍一愣,忙道:“我大军驻扎于此,绝没那么容易败。我这就发讯号,引援军来救!” “来不及了……”徐长林顺着栈道望出去,只见道路浮延而去,不见尽头。他轻颓然无力道:“两路先锋,近万精锐,虽不足一战,但要切断我们和大军的联络,阻大军来救,却是绰绰有余的。” 副将脸色惨白:“刚才我们放行的秦军先锋……” 徐长林在此设伏,怕兵马太多惊动了秦军探子,特意只带了万余精锐埋伏于此,而留大军在营。都是为了麻痹沈昭,让他以为自己仍旧坐镇中军。 他设下圈套,一心想猎真龙天子,却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自己才是人家的猎物。 惨烈哀叫变弱了,秦军的大路兵马已越来越近,徐长林反倒觉得内心平静了,他看向副将和身边的吴临,道:“你们突围出去,向三军传我最后的一道军令。” “君侯,我等护您突围!” 徐长林冷声道:“听令!” 副将和吴临才不情不愿地单膝跪地,合掌躬听。 “传我军令,三军依序撤退。不可因我而与秦军冲突,尔等务必积蓄力量,护卫陛下,保我山河……”他声音一颤:“你们见到陛下,代我转告,就说长林尽力了,奈何谋算不如人。往后的路,只能他自己走了。” 寥寥数语,引得副将泣涕涟涟,他挥手摸了一把眼泪,郑重地应下。 徐长林看了眼吴临:“你怎么不走?” 吴临平静道:“属下不走,君侯在哪儿,我便在哪儿。哪怕将来要砍头示众,我的头也得悬在您的边上。” 徐长林见他态度坚决,无奈地轻叹了一声,道:“也罢,你去看着,等副将安全突围后,让他们投降吧。沈昭一定亲自来了,我们这点兵马不是对手,老老实实投降,兴许能让他们活命……” 吴临含泪应下。 待他走了,徐长林便搬出了自己的琴。 说来也好笑,他昨日来盈川谷前一时兴起把琴带上了,心道要是能顺利擒住沈昭,在杀他之前一定得给他弹一曲。 如今这等情境,琴倒也没白带,曲音留给自己,也算拿得起放得下。 他轻抚琴弦,捻拢慢挑,便有精妙乐音自指尖流泻而出,似潺湲春水,似黄鹂轻啼,悠扬流畅,意境幽远。 这些年终日与阴谋算计为舞,已许久没有认真抚奏一曲了,指法略有生疏,几个音符奏错了,可这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