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4节 (第2/3页)
迎来了如此密集的问询。 哪怕心里吐槽得再厉害,明面上他还是不敢造次的,只老老实实的回答了上头提出的问题。很快,不重要的问题就过去了,上头开始询问关于科举舞弊一事。 “你状告本届会试主考官公然泄露考题进行科举舞弊,可有实质性的物证?” 陶举人僵硬着身体,过了半晌才艰难的吐出一个字:“无。” “那可有人证?” “无。” “大胆狂徒,既无物证又无人证,何人给你的胆子敢状告高官?” 陶举人也不知道是何人给他的胆量,非要说的话,大概就是破罐子破摔吧。反正他已经完了,又因冲动之下撕毁了皇榜被抓入了大理寺,不搏一把岂不是死得无声无息? 就算他并非勋贵出身,但因他家在当地也算是望族了,关于衙门牢房里的阴私,多多少少还是知晓一些的。 旁的不说,本来大理寺这边都要对他动用刑罚了,要不是他急中生智大声喊出要状告主考官科举舞弊,只怕都不用等到今个儿了,昨个儿便已屁股开花了。 自家的事情自家知道,假如说旁人挨了板子搞不好还能熬过去,但陶举人不认为自己也可以。他本来身子骨也就挺一般的,还是那种康复能力特别差的。从小到大,要么不生病不受伤,一旦有个小病小痛了,旁人三五天就能好转的,他起码要一两个月,旁人半个月能好的,他搞不好要半年才能恢复。 就这还是在有大夫有药物有补品的情况下,假如是挨了杖责丢入监牢的,他觉得自己全无熬过去的可能性。 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他没办法接受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杖刑。 于他而言,这简直就是将他的尊严丢在地上使劲儿踩,就算最终身子骨熬得住,丢了自尊他也没必要活了。 至于状告主考官科举舞弊一事后,他会落得什么下场…… 说实话,他还真没考虑过这个事儿,也许会彻底完蛋吧?可他都这样了,没的说自己的下场那般惨,却眼见旁人金榜题名策马游街吧? 上头的人又问了好几个问题,主要都集中在证据方面。 断案最看重的就是证据,倘若没有直接证据,就要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去收集旁的间接证据,还必须让那些间接证据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不然根本就没办法判罚。 诚然,哪个年代都会发生不少冤假错案,本朝自然也有。但通常情况下,那类案子多半是发生在县一级的官衙门里。像大理寺这种地方,断案是非常谨慎的,几乎不可能出现冤案。 陶举人又被问糊了。 等他再度被带回牢房里时,真就是一个脑袋两个大,像这般密集型的拷问,真的特别能够摧毁一个人的心态,尤其他不知道接下来还会不会其他人过来审问,甚至他都不敢确定要是案件没有进展,会不会对他用刑。 他不知道的是,因为此案牵扯过大,案件相关资料已经呈到了圣上跟前。 仔细想想也蛮搞笑的。 去年乡试放榜之后,陶举人是满怀着雄心壮志往南陵郡来的,他盼着自己一朝金榜题名,能够在殿试之上从容答题,让圣上一睹自己的锦绣文章。 事实却是,圣上看到了他所做的证词,还嗤之以鼻。 “且不论孟蔺为人,单就他的脑子,也不可能做出这般蠢事来。” 十三岁通过乡试,十四岁通过会试,乍一听是不是特别能耐?兴许在普通人眼中是如此,但在圣上看来,也就那样吧。 但问题是,会试跟前头几个考试是不同的,一旦通过了会试,就代表着最差也能获得同进士的功名。试想想,才十四岁的少年郎,他本身就有这个才能,若是静下心来再度个三年光景,再下场考试岂不是更有把握? 进士和同进士,这两者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更别提除了二榜进士外,还有头榜的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