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4节 (第3/3页)
三年不行就再过三年,即便是六年之后,魏承嗣也不过才二十岁。假如他真能静下心来认真苦读,保不准六年之后还真能夺得状元之位。可眼下…… 圣上不光看了陶举人的供词,也让翰林院那头将几份考卷送了过来。 就感觉吧,这几人的学问也就平平,通过会试倒也正常,但真心没什么亮点。 “倘若真是孟蔺门人,以他的性子必然会压着学生不让其取中。三年后甚至六年后再下场,一举拿下状元,岂不是更能彰显其能耐?” 圣上没什么兴趣的将几份资料草草的推到一旁,似是吐槽般的跟身畔伺候的宫人道:“就如今这般,甭管是姓魏的还是姓闵的,也就只能得个同进士功名了。闵姓的倒还成,年岁摆在这儿,魏姓的图什么呢?他才十四岁,朕便是想给他安排个好差遣,也怕他孩子气太足给搞砸了。” 本朝还是有讲究的,讲究一个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十四岁通过会试,绝对当得上一句少年天才。问题是,到时候吏部要怎么安排?要知道,吏部的考核是分成两部分的,笔试和面试。本来,身为同进士最差也能安排一个县令当当,但谁敢让个小孩子当县太爷当父母官?去翰林院吧,同进士没资格考试,就算是二榜进士也不一定能通过翰林院的考核,那个难度是远高于会试的。 换言之,假如陶举人举报属实,那么孟蔺孟老大人就是费尽心思甚至不惜搭上全家老小的性命以及自己一生的清誉,也要将心爱的学生放到火堆上架着烤?? 就很有病。 想翻白眼。 偏此时,外头宫人来报,三皇子求见。 圣上面上闪过一丝明显得不耐烦,但还是允了他进来面圣。 不多会儿,三皇子就一脸可怜巴巴的表情走进了御书房:“父皇。” “唷,这次改成直接来找朕了?不先去太后那头逛逛?再去你母后那头瞧瞧?”圣上揶揄的看着自家蠢儿子,明着表示卖惨这招对自己没用。 三皇子被看透了心思也不尴尬,心说这回跟科举有关,他得有多傻才会跑去后宫搬救兵?他只是不学无术,又不是跟那陶举人似的没长脑子。 想到这里,他换了个表情,嬉皮笑脸的凑上前:“父皇英明神武,这不是……孟老大人是我好兄弟刘侾的外祖父,我这不是替他打听打听。” 横竖说啥都会被看透的,还不如直接说开了。 圣上随手操起几个折子冲着三皇子劈头盖脸的砸了过去,吓得三皇子赶紧捂住了脑壳壳,等了半天也没等到骂声,他才悄咪咪的睁开眼睛。 “自己看!就坐在这边看!看完了跟朕说一说你的感想。” 三皇子:…… 我就是过来帮着打听下消息,突然被加了功课到底是什么人间疾苦啊! ** 宫里的三皇子快崩溃了,宫外的永平王府也在帮着打探消息,又让刘侾去魏家说下情况,毕竟这事儿继续下去,作为当事人的魏承嗣以及他那个同窗,都是要被大理寺召见的。 刘侾把话带到了,之后就急匆匆的跑去找了杨冬燕。 且不提窝头和闵举人的懵逼,单说杨冬燕好了,她是真没想到陶举人还真就能搞出这么大的事情来。 人才啊! “窝头呢?”杨冬燕回过神来就想去安慰她的宝贝孙子,好在窝头在短暂的懵圈后,还是转身跟上了刘侾,在刘侾刚把事情告诉了杨冬燕后,他就过来了。 见到窝头,杨冬燕顿时心肝宝儿的叫上了,随即就是好一通安慰和打包票。 “放心,圣上绝对不会相信陶举人那番鬼话的。”杨冬燕只差没拍着胸口保证了。 见她这般,窝头本来略有些不安的心情也就平静下来了,只点头道:“嗯,我听奶的,我相信奶!” 那可不?从小到大,他奶从来也没哄过他,每次说啥就是啥! 窝头倒是淡定了,可闵举人是真的淡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