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的咸鱼人生_第21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0节 (第3/3页)

县城人,索性后来由魏大牛接手了。
  同样的,不光有信件还有赠礼,只是这赠礼在质量上却是不如给省学的先生们的。
  给廖先生的赠礼是关于如同通过童生试的,小地方的私塾怎么能跟堂堂一国之都南陵郡的学塾比呢?自打窝头去了南陵郡,就陆续看了不少书,就有关于童生试的种种,这些都无需誊抄,南陵郡的各大书局就有卖的,直接打包了一书奁,给了廖先生一份,另外一份则是打算送去南田村的村学那头,即窝头的启蒙先生。
  当初备礼的时候,窝头是考虑到个人需求的,他总不能给廖先生送关于乡试、会试的书籍吧?用不上呢!
  可等到真的送礼时,魏大牛就琢磨着,咋这赠礼的档次越来越低了呢?尤其是送完了廖先生后,他瞅着剩下的赠礼,发现除了少量书籍外,更多的其实是笔墨纸砚……
  对呀,村学那头能通过童生试的第一场就算是很不错了,给太多晦涩难懂的书籍,这不是纯粹瞎折腾吗?倒不是多送一些文房四宝,毕竟窝头在念村学的时候,多半都是拿树枝在地上比比划划的,甚至其他同窗读书期间就没用过笔墨。
  魏大牛心里逼逼,但实际行动还是很支持他儿子的。他也没在邻县县城多做停留,只是同廖先生用了一顿饭,晌午到的,傍晚用了一顿饭,次日一早就再度启程往礁磬村去了。
  却不想,魏家一行人虽是来去匆匆的,但县城这边多少年没出进士了呢,更重要的是,算上闵同进士,其实这一届是一口气出了两位进士呢!
  多稀罕呢!
  一时间,小小的县城里充斥着关于两位进士的传言,其中又以窝头为最,毕竟他考得更好,再说他年岁也更小。
  要说其他人只是听过就算了,哪怕是廖先生好了,他早先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乍一看到魏家来人,又是送信又是赠礼的,相当于狠狠的帮他打了一波广告,可以预见的是,将来他的学塾只怕是不愁生源了。
  高兴是肯定的,隐隐也会有一丝失落,毕竟廖先生曾经也是惊才艳艳的少年郎。不过,因为那事儿都过去很久很久了,相较于遥想当年,他更在意的是未来。
  一想到他将来的学塾搞不好甚至能胜过县学了,哪怕只是畅想一下未来,他都忍不住乐开了怀。
  但也有人走不出失落的情绪。
  说白了,廖先生本身就是看开了,再说他月余前就听说了曾经的学生和好友纷纷考中一事,况且他如今还是既得利益者,高兴的情绪自是能覆盖掉失落的。
  可是……
  兴许连魏家人都忘记了,他们曾经在县城里有过一个小宅子,街坊邻居里有一家姓柳的,因为羡慕魏家的殷实家境,曾不止一次的动过歪主意。
  主要吧,柳家人一直就没得逞,再说魏家也没吃半点儿亏,加上之后一桩桩的事情接连发生,这点儿小插曲自是被他们彻底的抛到了脑后去。
  但柳家人过不去啊!
  一想到当初只差一点点,自家就能跟老魏家攀上亲,那就不是不愁吃喝用度了,而是直接一跃成为官宦人家。
  就这样,跟富贵日子失之交臂……
  等魏家人拍拍屁股走人了,柳家这边先是忙着打听消息,越打听越懊悔,可就算如此,还是想知道更多的消息。尤其是,柳家那长女直到如今都不曾说亲,她要是已经嫁出去了,那问题倒是不大,偏就是她不曾出嫁,想着自己差一点点就当上了新晋进士的二婶,再看媒人给自己说的亲事,就感觉浑身不得劲儿。
  魏二牛:……
  二牛啥都不知道,他完全没想到居然还有人会看上他的。多稀罕呢,当初他还年轻力壮尚未娶妻之时,十里八乡就没一户人家愿意将闺女嫁给他的。最后,还是杨冬燕豁出去一切,跑去南田村的娘家,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又是哭诉又是诅咒发誓的,这才将小杨氏忽悠进门了。
  万万没想到啊!
  他觉得自己如今年岁大了,又是三个闺女的爹了,结果还有黄花大闺女看上他?
  得亏他什么都不知道,要不然以他那憨憨性子,搞不好就跑去小杨氏跟前嘚瑟去了。真要是如此的话,连杨冬燕都救不了他。
  待一行人回到了老家礁磬村,那才是真正的热闹。
  哪怕先前有不少人跟着大牛二牛去了省城,但那到底是少数,留下来的才是多数。
  也因此,村里的流水席更加热闹,气氛也比庄子上那回要好。自然,魏大牛又当了一回信差,将信件和赠礼一股脑的都送到了南田村的村学。
  跟前头两处不同的是,村学这边不知道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